◆PET-CT是什么?
PET-C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中文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PET-CT等于PET+CT,包含PET(功能分子影像)与CT(解剖影像)的最优化组合;即同时具有PET和CT的功能,但它绝不是二者功能的简单叠加,因为PET与CT优势互补,“1+12”。PET-CT除了具备PET和CT各自的功能外,其独有的融合图像,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代谢,可以早期诊断疾病的同时,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PET-CT如何工作?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是人体内的“强盗”,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特点,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比正常细胞快,能量消耗相应增加,葡萄糖为组织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葡萄糖的过度利用,因此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高于其它正常组织。
18F-FDG(氟脱氧葡萄糖)是葡萄糖的类似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显像剂;18F-FDG能反映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肿瘤细胞内可积聚大量18F-FDG,但是18F-FDG仅仅是葡萄糖类似物,肿瘤细胞摄取后不能进一步代谢,属于“只进不拉”,能在肿瘤细胞内积聚,经PET-CT显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同时肿瘤细胞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具有相似的代谢特性,一次注射18F-FDG就能方便地进行全身显像,18F-FDGPET-CT全身显像对于了解肿瘤的全身累及范围具有独特价值。
◆PET-CT能做什么?
PET-CT在肿瘤方面的应用占其临床应用的90%以上,最常用的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
1、肿瘤诊断与疗效评估
对于肿瘤患者,当已经出现转移性病变,而原发病灶未明时,借助PET-CT可从颅脑到躯干直至四肢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为临床找出可能的原发病灶,通过PET-CT检查进行全面的肿瘤分期,有助于合理地选择治疗手段。
在肿瘤治疗后,还可以利用PET-CT进行疗效监测,如术后或放疗后,可以观察手术或放疗部位是否还残存肿瘤组织,而传统的影像手段由于局部组织的结构紊乱或纤维化,而不能有效鉴别。同时,对于化疗患者化疗后的PET-CT检查,可以准确地判断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对于化疗疗效的判断和化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占位病变的良恶性鉴别
对于体内的占位性病变,无论是各脏器内的可疑结节和肿块,全身各部位的肿大淋巴结,还是骨骼软组织中的肿块,当不能确定其良恶性时,可通过PET-CT检查,对病灶代谢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终给出良恶性的预判。
3、放疗精准定位
CT,MRI等检查用于放疗靶区的确定已广泛用于临床,但是CT对软组织分辨率低,MRI对钙化灶不敏感。PET-CT除了可观察肿瘤的形状、大小之外,还可以观察其代谢情况,为放疗提供更精确的定位。另一方面,与传统靶区定位相比,PET可以通过特定的功能显像剂了解肿瘤细胞的活性及其是否乏氧,对射线敏感基因和抗拒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可采取一些方法使其敏感度增加,从而提高放疗的效果。
4、提供可靠活检部位
当有些病灶需要进行活检时,以往均通过B超或CT等来进行解剖意义上定位,虽然对于病灶部位的判断毫无偏差,但是当病灶较大,而病灶内的肿瘤代谢情况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活检的假阴性,而借助PET-CT来进行活检定位,可以知道病灶中哪一个部位穿刺的阳性率更高,从而提高活检的准确率。
5、老年痴呆早诊断
除了用于肿瘤诊治外,PET在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肺栓塞等疾病中的优势也是很突出的。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现有的MRI等影像学技术即使在患者出现症状后,仍有可能无法识别,而PET却可以在患者出现症状前一年左右就能识别出患者。通过PET-CT,更能对致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在PET-CT的引导下,还可以为手术或x刀或γ刀提供重要的病灶定位。
6、判断心肌细胞活力
PET-CT检查方法是目前公认的评价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判断有无存活心肌对临床极为重要,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可以通过冠脉血管重建重新恢复心功能。此外,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及心肌病的研究和评价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PET-CT在肿瘤诊治方面优势在哪里?
PET-CT在肿瘤精准诊治、个体化诊疗中的应用:
1.肿瘤临床分期和再分期
2.肿瘤良、恶性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3.高危人群的早期肿瘤筛查
4.早期预测和评估放、化疗疗效
5.肿瘤残余和治疗后纤维组织形成或坏死的鉴别
6.寻找肿瘤原发灶
7.辅助放疗计划的制定
8.指导临床活检定位
9.评估恶性病变的分化程度及预后
PET-CT在高危人群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健康就有了更高要求。PET-CT能早期发现严重危害生命的肿瘤等疾病,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通过代谢分子影像层面的检查尽早发现恶性肿瘤,作为肿瘤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手段,PET-CT不仅能从解剖层面,更能从代谢层面精确寻找病灶,有利于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PET-CT检查流程是怎样的?
◆PET-CT检查要做哪些准备
(1)禁食
为了检查出正确的数据,检查前6小时禁止进食。水或无糖茶类可以喝,但请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请不要吃糖果和口香糖之类含糖小食。糖分会使药物集中于肌肉中,使得疾病难以发现。(2)水的摄入
检查前20-30分钟,摄入约毫升水。通过排尿将身体中多余的水份和药物代谢出体外,使得拍摄画质更利于观察。(3)FDG注射
FDG(氟代脱氧葡萄糖)通过例如肘部等处的静脉注射。具体注射部位,由检查负责人判断,请予以配合。
(4)休息
注射后如果过多运动,会使得药物集中于全身肌肉等部位,患病部位与正常部位难以区分。因此,请于注射后一小时内,在等待室内安静休息。并且,请在检查前一日,避免剧烈运动。(5)排尿
注射后药物会通过尿排出体外,身体中有尿时做检查,可能会导致疾病被隐藏无法发现。因此,请在注射前去洗手间排尿清空膀胱,再做检查。(6)图像采集
检查中将使用PET-CT进行全身拍摄。您会躺在检查床上10~20分钟左右,请在检查过程中尽量保持身体不要移动,身体的移动会导致无法获得有效图像,从而难以判断病灶。
★温馨提示★
1.如果您是孕妇,一般不建议行PET-CT检查。2.检查中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请不要移动身体的同时大声说出您的不适之处。3.PET-CT装置中,设有声音采集装置,只要您及时发声,负责人马上就会赶到。4.如果您有幽闭恐惧症,请在检查前咨询工作人员。
◆哪些人不适合做PET/CT?
与X线、CT检查相同,孕妇与儿童应避免接受PET/CT检查。使用胃肠钡餐检查患者需要钡剂排除体外后行PET/CT检查,一般需要一周。对同一天进行PET/CT检查而且需要CT增强扫描者,建议完成PET/CT检查后再进行CT增强扫描(静脉或口服造影剂)。
◆PET-CT检查后需要注意什么?
(1)尽量多喝水,以利于18F-FDG显像剂排出体外;
(2)一般检查完后,建议短时间内最好不要接触孕妇和婴儿;
(3)接受检查的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应主动向PET-CT中心的医务人员说明情况,以便医务人员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因常规使用的PET/CT显像剂18F-FDG几乎不从乳汁中分泌,但因哺乳期乳腺组织可摄取18F-FDG,在注射药物后的12小时内,最好避免与婴儿的接触,可选用其它方式进行喂乳。
◆PET-CT的辐射有多小?
PET-CT注射的显像剂一般都是18F标记物(当然还有其他的核素代替18F),它是一种医用显像剂,辐射剂量是十分细微的,并且衰变和排泄极快。一般2-3个小时就可以排出体外。在检查的时候注射进去的18F是按照公斤、体重计算药量的,大概是每公斤0.12mCi-0.15mCi,如果体重是60公斤,大概的放射剂量也就是不到10mCi的剂量。
全身PET-CT检查的辐射量由PET的辐射和CT的辐射构成,PET的辐射约为6-7mSv/次,常用的低剂量模式的CT辐射量平均也在6mSv/次之内。PET-CT辐射剂量增加主要取决于CT的扫描模式。所以一次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约相当于一次腹盆部CT或增强CT的剂量。因此,PET-CT检查是安全的。
◆PET-CT是万能的吗?
尽管PET-CT是当前最先进的诊断设备之一,但PET-CT不是万能的,由于FDG同样可以被炎症、生理性等摄取,及部分肿瘤FDG代谢的异质性,所以PET-CT同样存在着假阳性、假阴性,临床上良恶性的诊断并不能百分之百通过PET-CT明确。
PET-CT并不能完全取代诊断性CT、MRI、胃肠镜甚至超声等其他相关检查。每项检查都有其优势。有时候在做PET-CT检查时,医生还会要求病人进一步进行CT、MRI甚至超声等相关检查或病理进一步明确,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