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高热PETCT显像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7-6-10 21:28:19   点击数:
 

男,77岁。不明原因高热半月余,抗炎效果不明显,余无明显不适年10月26日肿瘤标志物:CA.36U/mL;Ferng/ml;TPSA7.35ng/ml;余AFP、CEA、CA、CA均在正常范围。

鼻咽及颈部:左颌下多发高代谢淋巴结影,边界较清,部分肿大,代谢最高SUVmax18.7。双颈部、双锁骨上、下区多发高代谢淋巴结影,边界较清,部分肿大,代谢最高者SUVmax10.3。鼻咽、口咽及喉咽部代谢及结构无异常。

胸部:双腋窝、纵隔内及双肺门可见多发高代谢淋巴结影,边界较清,部分肿大,代谢最高者SUVmax12.9。双侧胸腔积液,积液区代谢无异常。双肺下叶受压膨胀不全,呈软组织密度,相应区域代谢无异常。双侧斜裂叶间胸膜增厚,代谢无异常。双肺下叶斑片及条索影,代谢无异常。

腹部:十二指肠球部局部增厚,代谢增高,SUVmax8.7(早期)及3.2(延迟)。脾脏增大,代谢增高,SUVmax7.0,脾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肝门区、胰周、脾门区、腹膜后及肠系膜区可见多发高代谢淋巴结影,边界较清,部分肿大,代谢最高者SUVmax11.9。

颈部、纵隔、双腋窝、腹盆腔等多处弥漫高代谢淋巴结,部分肿大,脾大及代谢异常增高,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建议淋巴结活检病理。

年11月3日骨穿无明显异常,行抗生素治疗。11月1日开始未再发热,白细胞下降。年5月11随访:患者家属叙述年1月于二院切除颈部淋巴结,为脓性感染淋巴结,抗炎治疗后好转出院,未再复发。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诊断是临床较为重要的难题之一。9年我国发热性疾病的研讨会将FUO定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FUO病因受地域、种族、医院以及临床医师等的差别而分布不同。目前临床常将FUO的疾病分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和杂病类,疾病谱覆盖疾病超过余种,研究显示,感染性疾病仍是FUO最为常见的原因,其次为恶性肿瘤(其中以淋巴瘤最为多见)和结缔组织病。

研究显示18F-FDGPET/CT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的准确率,为临床提供非常好的病变部位及性质判定,在恶性肿瘤疾病中优势尤为突出。但18F-FDGPET/CT特异度并不高,依靠FDG的SUV值及病灶结构特征,仍不能有效区分全身系统性病变以及异常淋巴结的良恶性,这是导致本例显像报告出错的原因,其中全身性感染和淋巴瘤更是难以鉴别,这就需要依靠骨髓穿刺和临床症状来加以鉴别。

普通实验室检查、传统影像检查,如超声、CT、MRI等在FUO患者原发疾病的诊断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18F-FDGPET/CT显像在FUO患者病因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PET/CT显像能同时提供解剖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信息。所以将18F-FDGPET/CT引入FUO诊断策略,势必大大提高FUO病因诊断效率,必将成为未来FUO临床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18F-FDGPET/CT显像用于协助明确患者的发热原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指导穿刺,提供疾病诊断方向或直接得出诊断,对FUO患者在其他常规检查皆无法找到或确定病因,且病情经临床处理未见好转时,可行18F-FDGPET/CT显像。

[1]胡霜,沈国华,郭佳等。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显像在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的价值。华西医学,,30(5):-。

[2]贾问樱王红。18F-FDGPET/CT对不明原因发热病因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12:-。

[3]JohannesM,CarstenOS,AlexanderKS.18F-FDGPETandPET/CTinfeverofunknownorigin[J].JNuclMed,7,48(1):35-45.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lctx/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