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常常把肺部结节与肺癌画上等号,发现自己有肺部小结节就忐忑不安。其实,发现了肺结节大可不必过度紧张,虽然肺癌早期有相当部分患者表现为结节,但并非肺部结节一定是肺癌,许多良性疾病也可以表现为结节。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在影像学上是指肺内直径小于3厘米的密度增高影,若超过3厘米的白色块状影则称为肺肿块,通常肿瘤的可能性很大。肺内结节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常见有结核瘤、炎性假瘤,少见的有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囊肿、曲菌球、淋巴结等;恶性结节最多见为肺癌,其次为转移瘤。肺内小结节多数为良性病变,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一般需要患者携带相关资料,找专科医生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对于烟龄超过20年,年龄在40岁以上者,若伴随胸痛、咳嗽、不明原因痰中带血丝、体重下降等症状;有肿瘤家族史;结节较大,伴有毛刺样、分叶状或磨玻璃样改变等情况的肺结节患者,恶性概率较高。
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
高危结节(大于等于15毫米或8~15毫米且CT有恶性表现):建议进一步做PET/CT、穿刺活检或直接手术切除。中低危结节:则建议定期复查。一般来说,3~12月复查胸部薄层低剂量CT,且复医院,这样检查结果对比起来更加准确,而且更有连贯性。当然,具体的随访间隔时间要由专科医生结合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期随访。有患者担心随访过程中如果结节长大了会不会癌变、延误治疗。研究表明,肺癌长大1倍平均需要30-天,定期随访,一般不会耽误治疗。
如果肺部结节在影像学上高度怀疑为肺癌,应该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如PET/CT、电子支气管镜、痰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以明确诊断。当评估为恶性结节可能时,一般要通过非手术或手术活检获取组织学检查来明确病理。当患者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并且具有手术适应症时,则建议手术治疗。对于早期或较早期的肺癌,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术后坚持随访,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已达成共识,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是发现早期肺癌的唯一可靠、安全的方法。鉴于近些年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建议45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每年至少做一次胸部CT。若查出有肺结节,也不必过于紧张,先明确诊断,若是恶性的,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生存期还是可观的。
来源:济医附院健康管理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