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肺部感染巧护理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7-1-16 15:33:49   点击数:
 

在老年人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而且据统计肺部感染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元凶之一。肺部感染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感染等肺部疾病引起的。肺部感染患者常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但也有一些不典型的肺部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上的问题,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的退化,还可见胸闷、胸痛、发热、气喘等临床表现。

老年人机体反应较迟钝,有时虽然感染了疾病,但是表现症状并不严重,很容易被家属和患者忽视,导致患者疾病拖延、恶化。肺部感染很要命,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发展成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因此进行重点和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护理,配合合理的治疗,是促使老年患者肺部疾病康复的关键。

医院护理

吸痰管的选择,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若吸痰管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易造成肺不张、低氧血症,也增加创伤危险。若过细,吸痰不畅。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cm~5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吸痰管硬度要适中,过硬容易损伤气管黏膜,过软易被吸扁而影响吸引。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每一个患者准备一套吸痰盘,准备多根无菌吸痰管,吸痰用的无菌贮水瓶也要准备两个,分别供吸气管和口鼻部使用。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要牢靠,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气管黏膜。导管套囊适当充气,压力不要过高,压力过高可影响气管黏膜的血液供应。气管切开口周围纱布正常每天更换2次,如有污染随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创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湿疹,使用金属导管者每4小时清洁内套管一次,煮沸消毒。

正常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加湿作用,呼吸机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后,气流绕过大部分上呼吸道,直接进入气管。加之机械通气往往增加通气量,必然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排痰不畅,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因此,对气道进行有效的湿化、雾化、冲洗非常重要。

机械通气期间,积极、适当补充营养能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概率。营养的补充采用消化道和静脉相结合的途径,因为单纯的肠外营养可导致肠道细菌或内毒素移位,从而加重感染。肠内营养主要给予鼻饲安素、能全素等;肠外营养时注意氨基酸配合葡萄糖、脂肪乳同时输入。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大量抗生素、激素的运用,会导致口腔菌群失调。随吞咽、咳嗽动作,口咽部微生物会侵入肺部,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溶液选择:3%双氧水、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时,要将气管套囊封闭,以防口咽的分泌物及清洁液进入气管,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霉菌感染、黏膜溃疡等。

吸氧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应掌握正确的吸氧方法:一般应在动脉血气的监护下进行氧疗以纠正缺氧,对单纯缺氧者,可适当加大氧浓度、氧流量。而对于合并有肺气肿、肺心病等基础疾病,感染后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者,宜给予持续低流量(1~2L/分钟)、低浓度(24%~25%)吸氧。注意事项:不要擅自调节氧流量;鼻腔分泌物多者应经常清除,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吸氧作用;吸入的氧气应注意维持一定的湿度,使之与空气的湿度接近,以防止上呼吸道干燥,痰液黏稠,造成引流障碍。

医院专业护理人员的救治病情平稳后,出院回到家中,家属也可以对患者进行基础合理的护理,让患者得到更快的康复。

家庭护理

1.补充水分

患者表现为呼吸加快、张口呼吸时,会使部分水分经呼吸道散失。此类患者要多饮,少量多次,每次约30~50毫升,10~20分钟饮水1次,必要时要给予静脉补液,以增加体内水分,防止气道干燥及痰液黏稠加重肺部感染。

2.加强排痰

(1)体位引流。双肺感染时,经常翻身变动体位;一侧肺感染时,采取健侧卧位。

(2)拍背协助排痰。将手空心握拳,适度拍打,振动患者背部,由下至上,由外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分钟,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排出。

(3)及时吸痰。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不能自主排痰者较多,影响治疗效果,并有窒息发生的可能,此时应及时吸痰。家中应事先准备好吸引器。

3.发热护理

对高热老年患者应注意测量体温,并观察患者的面色、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医院,尽快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4.家中氧疗

家里也可自备呼吸机,在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时以便及时地用呼吸机进行抢救。家人要熟练掌握呼吸机的特点及性能、使用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分析排除以及保养等内容,保证呼吸机的安全使用。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状况无法处理,医院。

5.饮食管理

选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忌辛辣刺激及油腻食品,萝卜、黄瓜、百合、银耳、芹菜、西瓜、橘子等蔬菜水果较为适宜。对吸烟患者,应劝说其积极戒烟。注意环境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尤其是降温时应注意保暖,以防受凉感冒。

6.心理指导

由于患者体质较弱,睡眠、饮食、活动受到影响,更因为病程长,易产生消极、悲观或烦躁情绪,对治疗及康复不利。因此,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家属要积极向患者说明情绪波动对疾病的负性影响,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机体康复。   

7.提供舒适环境

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健康的恢复。每天进行一次15~20分钟的室内通风,保持在20℃,湿度60%。

8.康复锻炼指导

(1)身体锻炼。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年龄、心肺功能及合并疾病等情况,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锻炼的方式可选择散步、跑步、骑车、健身体操等,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选择锻炼的项目和强度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2)呼吸锻炼。呼吸锻炼可增加呼吸肌的强度,消除肌肉特别是辅助呼吸肌的无效作用,从而减低呼吸时的氧消耗量。呼吸锻炼的方法有:发展胸式或腹式呼吸体操、延长呼气或吸气时间的呼吸体操、中医保健呼吸体操等。

(3)穴位按摩。平时可经常选择足三里、迎香、太阳、百会等穴位轻轻按摩,对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作、进展有一定帮助。

(人人健康年11月下半月刊生活指南)

温馨提示: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或对你朋友有帮助,你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智慧,赢取健康!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jbby/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