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9月7日发表在卫生政策研究学术期刊《健康事务》(HealthAffairs)的一篇文章(由健康界翻译)引起小编的兴趣。报道说,医院一直在通过各种不透明的手段提高某些医疗服务的价格,医院CT扫描检查向患者收费美元,但是成本仅约美元。
小编简直惊呆了,美国的政府在干嘛?美国的物价局在干嘛(不知道有没有物价局)?收费是成本的28倍之多,美国政府才是真正的不作为啊;美国的人民怎么能够忍受如此高的收费呢,为啥没有听到美国患者打骂砍杀医生的事情呢?中国影像科的医生哭着说,医院去拯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美国患者们!
医院影像科的“三低”,与全国同行共勉!
1、检查收费低。医院CT、MRI等大型设备价格由政府制定最高限价,想涨价没门。比如在上海,医院的大型检查设备如3.0TMRI、高端CT等等的配备绝对可以与医院媲美,医院的相关技术水平也很高,但是收费还不到医院的2%、2%、2%,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比如CT检查费用,一个部位仅收费多元人民币,这个收费标准估计是全国最低价。
不过,医院的CT、MRI检查费用普遍降低20%,看来检查费用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2、核算成本低。虽然不知道医院检查成本是怎么核算的,医院影像科的检查成本核算相对容易,包括设备损耗、设备维护以及科室的水电费用等等,就是没有将影像科医生的价值成本计算在内。比如做一次检查,操作医生、诊断医生以及护士的工作按照多少钱记入成本呢?都是浮云,统统不算。
3、医生价值低。医院影像科诊断医生收入为例,该医院影像科报告医生(住院及主治医生)一个月收入包括工资加奖金1万出头,一个月大概需要书写个部位(不是人次,下同)的检查报告,审核医生(副主任医生及以上)一个月收入包括工作加奖金2万出头,一个月大概需要审核2个部位的检查报告。平均下来,报告医生一份报告价值约7元,审核医生一份报告价值10元。
这还是在华医院,医院,虽然检医院,但是由于影像科工作人员较少,平均下来工作量其实也不少,不过收入仅仅五六千一个月,个人书写的报告价值更低。这还是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像科医生收入,如果是西北偏远地区,影像科医生的收入简直惨不忍睹!
大过节的,小编总结了医院影像科的三低问题,实在是给全国的同行朋友们添堵,还请大家多多谅解;工作还是要继续做,因为小编相信,随着多点执业的逐渐放开,同时远程影像会诊的需求越来越多,影像科的医生有理由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作为国内最具人气,也是最懂影像同行的,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业内信息。让我们共同期盼美好的一天早日到来!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