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灸1月6日nbsp小寒艾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6-11-21 10:01:19   点击数: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现代人大部分人阳气不足,艾灸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因此,冬季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避寒,寒气是很多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讲:寒性凝滞,则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寒性收引,会令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

小寒艾灸时间:1月5-7日

楚灸穴位

5日:督脉:大椎、肺腧、心俞、膀胱俞、涌泉

6日:任脉:膻中、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7日:督脉:大椎、肺腧、心俞、膀胱俞、涌泉

冬天气温骤降,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例如树木叶落,蛇也选择冬眠。人体阳气闭藏后,随之带来了新陈代谢相应较低,要生存就要靠我们积攒的原动力来补充,也就是中医讲的“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的寒冷又最易伤肾,肾藏受损,会出现周身骨骼拘急、抽搐、活动不利等中风症状,还能引起各种虚寒性的性功能障碍。所以,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滋阴养肾防寒”。

最有效的穴位就是关元穴和肾腧穴。

1、关元穴

真阴真阳关锁于此关元穴,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是周身阳气之源,源足乃支流长也。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四横指),为任脉穴位,小肠募穴,是足三阴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古今均作为保健要穴,可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灸关元以回元阳,道家倡之意守丹田,亦即元气归根之意。

《扁鹊心书》记一故事:“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江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采腴润,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而,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

2、肾腧穴

肾俞穴与命门穴相平,与肚脐在一条线上,为肾气所聚之处《玉龙歌》曰:“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肾腧穴是延缓衰老的要穴,艾灸该穴可具益精补肾之效。肾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两指宽处。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因艾结缘,传递健康!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jbby/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