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都应提高对慢阻肺的认知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6-11-19 17:35:41   点击数:
    世界卫生组织于更新的有关全球疾病状况的评估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慢阻肺已成为继缺血性心脏病、卒中、下呼吸道感染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与此同时,我国慢阻肺总患者数高达万人,却有近70%的患者因漏诊而不知自己已经患病,慢阻肺成为威胁国民生命和健康的“沉默的杀手”。

  专家简介:

  陈永权,副主任医师,医院呼吸科主任。从事呼吸科诊疗27年余,擅长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在肺癌、肺炎、肺结核、胸腔积液的鉴别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治上有独到之处;在呼吸衰竭、肺心病心衰等重症疾病抢救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能熟练使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精于胸部CT读片、支气管镜检查及CT引导下的经皮肺活检;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上颇有心得;对结节病、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泛弥漫性支气管炎、结缔组织病肺浸润等肺部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上亦有独到之处。

  慢阻肺患者早期无症状提高重视和认识防漏诊

  慢阻肺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主要是因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而造成呼吸功能受损的疾病。慢阻肺呈渐进发展,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在门诊中,医生需要通过了解患者症状、病史,结合“高危人群”的评估,再依据必要的医学检查最终做出慢阻肺的诊断。

  “虽然很多人都认识到慢阻肺的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但有60%的患者早期并没有症状。”陈永权主任指出,无症状的患者以为自己是健康的,医院定期做保健体检,这是导致病情隐匿的重要原因。这些患者通常在一次偶然的小感冒、并导致急性加重之后,慢阻肺才暴露出来,而此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重度,呼吸功能下降较严重。

  另外,也有些医院看病时,对症状描述不明确,同时医生对慢阻肺重视程度不够,为避免过度检查使得慢阻肺患者漏诊。其次,即便是有定期参加体检的人,也可能因为常规体检不包含肺功能检查而导致漏诊。

  因此,陈永权主任认为,慢阻肺的诊断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配合,只有双方都提高对慢阻肺的认知水平,才能及时发现病情,防止漏诊。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金标准”高危人群尤其需要重视

  对于慢阻肺的诊断,最重要的一个诊断依据是肺功能检查。虽然胸部X线检查比肺功能检查更为常规,它对确定是否存在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气胸、肺大疱、肺炎、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鉴别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慢阻肺的早期诊断却作用不大。陈永权主任指出,肺功能检查才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重复性较好的客观指标,该检查并不复杂,患者只需按照医生指示,用力向特定仪器中快速吹尽一口气即可。

  肺功能检查具有针对性,除了出现疑似慢阻肺症状的患者要做外,无症状但属于慢阻肺4大高危人群的民众也应该像监测血压一样,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的4大高危人群,包括长期抽烟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长期接触室内污染者,职业性粉尘接触者等。









































?白癜风北京
?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jbby/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