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依替米星短程疗法与标准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收治AECOPD患者例,随机分为2组,即短程组及标准组各63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包括吸氧、祛痰、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依替米星片,1次/d,短程组疗程为5d,标准组疗程为10d,不联用其他任何抗生素。比较2组临床总体疗效、细菌清除率、再次发生AECOPD的次数,以及疗程结束时至首次再发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未清除率、替换率、AECOPD再发次数及FEV1下降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轻中度AECOPD患者,依替米星5d疗法的近期临床总体疗效、细菌学疗效、远期复发次数及FEV1值下降情况与10d标准疗法相似,但5d疗法治疗时间缩短,可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患者依从性得到提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AECOPD)与进展和肺的异常炎性反应密切相关,而反复的急性发作可使肺功能下降甚至衰竭,因此抗感染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导致肺异常炎性反应的原因中40%~60%为细菌感染,而随着抗生素的普及,其不合理应用的现象越发显著,细菌耐药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提高,因此合理的抗生素种类及疗程的选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于年制定的指南[1]中推荐:对于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的AECOPD患者可采取依替米星治疗,但是,指南中未对口服依替米星的疗程进行明确规定。一些研究报道,依替米星5d治疗方案与>7d的标准方案在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有效率方面疗效相当,或更有优势[2-4]。为此,本研究组将依替米星5d治疗方案与>7d的标准方案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
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年1月—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例。纳入标准:临床分型均为Ⅰ型,就诊前48h内出现气促加重、咳脓痰及痰量增多症状;符合轻、中度COPD诊断标准[1];既往6周内无急性加重症状;既往1a内至少急性发作过1次。排除标准:有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恶性肿瘤、结核等明确诊断的肺部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者;对喹诺酮及头孢类药物过敏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疾病者。例患者中男76例,女50例;年龄49~80(52.5±6.9)岁;体质量指数(BMI)20~24(22.4±1.8)kg/m2;病程3~18(10.5±3.1)a。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例患者分为短程组及标准组各6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以及治疗前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包括吸氧、祛痰、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依替米星片,1次/d,短程组疗程为5d,标准组疗程为10d。期间不联用其他任何抗生素。
2.3远期疗效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短程组AECOPD再发(1.06±0.59)次,标准组AECOPD再发(1.09±0.65)次;疗程结束时至首次再发时,短程组FEV1值下降(36.52±8.90)mL,标准组FEV1值下降(38.12±9.02)mL。2组AECOPD再发次数及FEV1下降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3讨论
导致AECOPD的病因大多与细菌感染有关,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是其常见病原体,其中流感嗜血杆菌位居首位;另外,一些非典型病原体的比例也呈现增多趋势。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延长复发间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二次感染发生率是COPD患者抗感染治疗的重要目标。临床上通常会选择延长抗生素疗程,或增加抗生素种类,来达到提高抗菌效果的目的,但是这样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升高,也可能降低疗效,影响患者恢复。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开始着手对短程抗生素疗法应用于AECOPD临床疗效的分析,以期获得更为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案。对于AECOPD良好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具备药代动力学参数好、抗菌谱广、服用方便、疗程短、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的特性。依替米星为第四代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机制为干扰Ⅱ、Ⅳ拓扑异构酶。该药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杀菌作用强大,可作为AECOPD患者的一线抗菌药物,尤其适用于FEV1<50%,年龄>65岁的患者;另一方面,依替米星给药吸收良好,不易产生耐药性,对气道组织具有快速渗透作用,局部药物浓度较高,半衰期长,且稳定性好,安全性高,通常不受其他类型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的影响。这些特性均符合AECOPD良好治疗方案的选择标准。
国内及国外的指南中并未对依替米星治疗AECOPD的疗程进行明确规定,仅在一些研究报道中出现依替米星短程疗法与标准疗法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发现,短程疗法的临床治愈率及细菌清除率显著升高,且起效更快,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间期,大大改善了预后[2-6]。本
研究中,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依替米星5天疗法与依替米星10天疗法分别应用于AECOPD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未清除率、替换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国外大多数报道相符合
综上所述,对于轻中度AECOPD患者,依替米星5d疗法的近期临床总体疗效、细菌学疗效、远期复发次数及FEV1值下降情况与10d标准疗法相似,但5d疗法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依从性得到提高。因此,依替米星5d疗法可作为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的AECOPD患者的首要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