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国祥教授15张图总结肺真菌感染的影像学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1-2-13 1:32:01   点击数:
 

影像学是临床诊断肺真菌病的重要参考之一!

肺真菌病是呼吸科医生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拟诊容易,临床诊断困难,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要明确诊断有时候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影像学是临床诊断肺真菌病的重要参考之一!

在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二十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的赖国祥教授带来精彩、实用的侵袭性肺真菌病影像学,特和大家分享。

常见的肺部侵袭性感染包括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肺孢子菌。但念珠菌是否常见,有争议,国外有研究显示并不常见(个人观点)。

肺念珠菌病

▎人体念珠菌感染情况

真菌血流感染,以念珠菌最常见。其他相对容易感染的部位是:泌尿系统、腹腔及肺部(国内有研究显示,确诊的肺部真菌病大约1/3是念珠菌)。

▎肺部念珠菌感染的途径

口咽部吸入:即原发性念珠菌肺炎,国外研究显示,很少见。

继发于血流感染的播散。

▎肺念珠菌病的影像学分型

图1

▎肺念珠菌病的影像学特征

最常见的是:

双肺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多发结节或团块。

其次:

分布于肺外周或胸膜下的实变,支气管充气征多见,空洞少见。

上述多发结节伴有实变灶,常伴有晕征,单纯结节少见,病灶以双侧分布为主,结节或团块靠近肺的外周,实变以下肺分布为主。

少见征象:磨玻璃、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患者肺部多发空洞,往曲霉感染等方向考虑,念珠菌可能性不大。

图2-4侵袭性肺念珠菌病影像特征

肺曲霉病

▎肺曲霉病常见病原体

主要是烟曲霉,其他为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和构巢曲霉等。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分类

气道侵袭性:既然是气道侵袭,影像学表现即为分布于气道周围的结节、斑片、实变影,可出现树芽征。发生于没有粒细胞缺乏、轻度免疫缺陷患者。

图5-6气道侵袭性肺曲霉病

血管侵袭性:影像学表现为孤立结节、晕征(可能因为曲霉破坏血管,结节周围出血)、中心低密度影、楔形实变(可能为曲霉引起肺梗死)、空洞或空气新月征。发生于粒细胞缺乏、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经典免疫缺陷患者。

图7-8晕征

图9实变

图10空气新月征

图11二者的对比

▎肺曲霉的影像学特征

晕征

空气新月征

胸膜下楔形实变

有研究显示,侵袭性肺曲霉病大约95%的患者有结节(1cm以上),晕征发生率约61%,肺门、纵隔损害约1.7%,心包积液约1%。由此可见,没有结节的话,曲霉感染的可能性较小。

图12侵袭型肺曲霉菌病特征性CT表现

肺隐球菌

▎肺隐球菌感染的主要人群

有研究显示,新诊断的肺隐球菌,60%为免疫功能正常的非HIV患者,大多数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

▎肺隐球菌的影像学表现

孤立性团块、结节(单发或多发)、空洞(主要见于继发性肺隐球菌),也可以表现为弥漫性粟粒性阴影,很少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肺炎型,钙化罕见(病灶愈合后可出现钙化)。因为隐球菌感染较少产生粘液阻塞细支气管,所以树芽征少见。儿童免疫系统不成熟,隐球菌沿着淋巴结播散,可引起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隐球菌感染引起肉芽肿,PET-CT上表现为高代谢,容易误诊为肺癌。巨大病灶(5~10cm以上),提示格特隐球菌感染可能。

图13影像学主要表现

图14影像学伴随征象

图15分布情况

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

报道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赖国祥教授

内容整理:云南省一院孙丹雄

责任编辑:陈小敏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jbby/10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