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原料药戴维斯双击逻辑,再次被强化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8-26 14:30:22   点击数:
 

前言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5.6个百分点,跑赢大盘4.1个百分点,其中医疗器械涨幅最大约8.7%,化学原料药涨幅最小约0.2%。

疫情概况:截至年3月27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全国新增确诊54例,均为境外输入,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涉及23个省份(直辖市),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境外输入最为严重。海外方面,截止年3月27日24时,全球除中国外累计确诊病例例,全球死亡病例例,死亡率达到4.68%。美国累计确诊病例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例,已连续4天单日新增全球第一,累计死亡病例例;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首超中国,达88例,死亡率达10.6%,一直居高不下。

行业事件

1)官宣!恒瑞、石药替补新基「白蛋白紫杉醇」集采资格: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取消美国Celgene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中选资格;随即启动程序,由恒瑞、石药两企业替补供应。2)4+7到期,11个城市的集采走向基本定了!:“4+7”的11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也包括厦门所在省份福建,剩下的城市所在省份都参与了联盟扩面采购,其中也包括了辽宁、广东、四川和陕西。此外,具备自己GPO模式的有上海、广州和深圳。3)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新冠肺炎的诊治过程中,可在参考国内外指南、文献并结合一线救治经验基础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药学监护。4)百时美施贵宝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疗法获FDA批准:美国FDA批准Zeposia上市,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

投资策略

西南医药团队观点:本周医药指数大涨5.6%,领先于沪深%,各子行业中处于第1名;子行业看,医疗器械、服务及中药为强势,生物制药、医药商业及化药较弱;从个股看,以岭药业(+32%)、鱼跃医疗(+29%)、国发股份(+26%)涨幅居前,新天药业(-19%)、海特生物(-18%)、延安必康(-17%)跌幅居前。从近周表现看,高估值机构重仓股跌幅大;外资持股比例高跌幅大;一季报预期差跌幅较大。西南医药团队观点:全球疫情加大全球经济一体化不确定性,医药制剂国际化程度小、海外对国内原料药依赖程度在强化,医药资产的科技与消费属性再次成为机构投资者配置首选。3月1日以来我们强烈推荐特色原料药以来,其板块涨幅约20%,仅次于器械30%涨幅,推荐核心逻辑即国外疫情严重,国内产能向海外输出。3月26日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等产品;3月28日中国化学制药协会发声:强调做好原料药及中间体供应工作的通知,如对抗生素、糖尿病、抗病毒等。推荐医疗器械为西南医药团队年战略方向,重点推荐迈瑞医疗、凯利泰等取得显著超额收益,现观点仍不变。年年医药度策略报告中,原料药处于各子行业之首;连续两周周报《疫情全球蔓延,重点推荐出口为主的原料药》、《原料药地位凸显,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原料药板块整体较强,主要逻辑有二:其一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印度、中国、日本等主要原料药供给国,但国内疫情控制好、2月中下旬已全面复产。近日印度宣布限制26种原料药的出口、美国也意识到原料药重要性,说明疫情很大程度影响印度的原料药产能。中长期看,出口为主的原料药价格上涨将是必然趋势;其二通过此次疫情压力测试,凸显国内通过FDA、欧盟认证过的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在全球医药产业中的地位,过去被市场明显低估。国内拥有29原料药、中间体公司,约余亿市值、占医药板块市值比例约1%。从PE估值角度看,美诺华、山河药辅、亿帆药业等估值较低;从公司质地角度看,凯莱英、新和成、美诺华等较优;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角度看,美诺华、浙江医药、健友股份较优;从出口占比较高角度看,美诺华、凯莱英、药石科技出口比例较高。基于新政策、新基建、新产能、新销售等逻辑,重点推荐:1)创新药及其产业链,重点推荐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2)CDMO领域,重点推荐凯莱英、九洲药业等;3)特色原料药,重点推荐美诺华、仙琚制药、富祥股份、华海药业等;4)医疗设备,重点推荐迈瑞医疗、理邦仪器、万东医疗等;5)治疗性医疗器械,重点推荐三鑫医疗、凯利泰、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南微医学、心脉医疗等;6)偏消费领域,重点推荐智飞生物、康泰生物、长春高新等;7)药店领域,重点推荐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8)血制品领域,重点推荐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双林生物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或超预期,新产品上市进入或低于预期,产品放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1、疫情趋缓,严防境外输入

截至年3月27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全国新增确诊54例,均为境外输入,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涉及23个省份(直辖市),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境外输入最为严重。

海外方面,截止年3月27日24时,全球除中国外累计确诊病例例,全球死亡病例例,死亡率达到4.68%。美国累计确诊病例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例,已连续4天单日新增全球第一,累计死亡病例例;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首超中国,达88例,死亡率达10.6%,一直居高不下。

2、投资策略及重点个股

当前行业投资策略

本周医药指数大涨5.6%,领先于沪深%,各子行业中处于第1名;子行业看,医疗器械、服务及中药为强势,生物制药、医药商业及化药较弱;从个股看,以岭药业(+32%)、鱼跃医疗(+29%)、国发股份(+26%)涨幅居前,新天药业(-19%)、海特生物(-18%)、延安必康(-17%)跌幅居前。从近周表现看,高估值机构重仓股跌幅大;外资持股比例高跌幅大;一季报预期差跌幅较大。

西南医药团队观点:全球疫情加大全球经济一体化不确定性,医药制剂国际化程度小、海外对国内原料药依赖程度在强化,医药资产的科技与消费属性再次成为机构投资者配置首选。3月1日以来我们强烈推荐特色原料药以来,其板块涨幅约20%,仅次于器械30%涨幅,推荐核心逻辑即国外疫情严重,国内产能向海外输出。3月26日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等产品;3月28日中国化学制药协会发声:强调做好原料药及中间体供应工作的通知,如对抗生素、糖尿病、抗病毒等。推荐医疗器械为西南医药团队年战略方向,重点推荐迈瑞医疗、凯利泰等取得显著超额收益,现观点仍不变。年年医药度策略报告中,原料药处于各子行业之首;连续两周周报《疫情全球蔓延,重点推荐出口为主的原料药》、《原料药地位凸显,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原料药板块整体较强,主要逻辑有二:其一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印度、中国、日本等主要原料药供给国,但国内疫情控制好、2月中下旬已全面复产。近日印度宣布限制26种原料药的出口、美国也意识到原料药重要性,说明疫情很大程度影响印度的原料药产能。中长期看,出口为主的原料药价格上涨将是必然趋势;其二通过此次疫情压力测试,凸显国内通过FDA、欧盟认证过的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在全球医药产业中的地位,过去被市场明显低估。

国内拥有29原料药、中间体公司,约余亿市值、占医药板块市值比例约1%。从PE估值角度看,美诺华、山河药辅、亿帆药业等估值较低;从公司质地角度看,凯莱英、新和成、美诺华等较优;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角度看,美诺华、浙江医药、健友股份较优;从出口占比较高角度看,美诺华、凯莱英、药石科技出口比例较高。

基于新政策、新基建、新产能、新销售等逻辑,重点推荐:

1)创新药及其产业链,重点推荐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

2)CDMO领域,重点推荐凯莱英、九洲药业等;

3)特色原料药,重点推荐美诺华、仙琚制药、富祥股份、华海药业等;

4)医疗设备,重点推荐迈瑞医疗、理邦仪器、万东医疗等;

5)治疗性医疗器械,重点推荐三鑫医疗、凯利泰、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南微医学、心脉医疗等;

6)偏消费领域,重点推荐智飞生物、康泰生物、长春高新等;

7)药店领域,重点推荐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

8)血制品领域,重点推荐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双林生物等。

中长期策略:坚持三大主线

1)创新:科创板正式推出,创新为战略投资方向:重点推荐:1)创新制药企业:恒瑞医药(国内创新典范)、中国生物制药(国内创新典范)和科伦药业(受益带量采购且坚定向创新转型的标杆企业);2)创新服务产业:药石科技(创新产业最前端,业绩正在爆发)、药明康德(完整布局CRO前中后段产业链,龙头强者恒强)、泰格医药(服务+投资,创新药二次方)和药石科技(化药小分子砌块龙头);2)消费:避免政策扰动,坚持业绩为王,攻守兼备:重点推荐: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满足长高需求的生长激素)、康泰生物(重磅自费二类疫苗)、智飞生物(满足女性宫颈癌预防的HPV疫苗)、片仔癀(持续快速增长的保肝护肝国家绝密配方品牌中药)、我武生物(提高生活质量的脱敏制剂)、欧普康视(预防近视的角膜塑形镜)和爱尔眼科(自费项目,提升生活品质的连锁眼科医疗服务龙头)、美年健康(健康意识不断普及,团检和个检均有长久提升潜力,黑天鹅事件不改龙头地位且医质管控再上台阶);3)器械:受益分级诊疗扩容和产品技术迭代升级持续快速增长,医疗设备和体外诊断为确定性方向:重点推荐:迈瑞医疗(代表中国制造崛起的产业龙头)、鱼跃医疗(最受益老龄化的家用器械龙头)、南微医学(国产内镜诊疗耗材龙头,业绩正高速增长)、万孚生物(POCT龙头,亚基持续高增长)、迈克生物(I有望成公司爆款产品)和九强生物(国内生化诊断试剂龙头,产品线和销售渠道或陆续拓展)。

三月重点组合表现

恒瑞医药():国内创新绝对龙头,中国创新药典范中国生物制药(.HK):肿瘤药条线放量超预期,中国创新药典范药明康德():一体化创新研发赋能平台,国家鼓励创新红利下正快速增长长春高新():生长激素行业龙头,治理结构改善下业绩和估值有望同步提升;智飞生物():研发和销售兼备,国内疫苗行业龙头;康泰生物():疫苗行业中的恒瑞,年为研发突破进展之年;华兰生物():血制品民营龙头,流感或再次驱动公司业绩爆发;美年健康():国内健康体检龙头,三季度业绩拐点明确。组合收益简评:本周整体组合上涨9.1%,跑赢大盘7.5个百分点,跑赢医药指数3.4个百分点。月初至今组合跑赢沪深指数8.1%,跑赢医药生物指数0.6%。

三月小市值组合

1)3月核心组合:

恒瑞医药():国内创新绝对龙头,中国创新药典范;

中国生物制药(.HK):肿瘤药条线放量超预期,中国创新药典范;

药明康德():一体化创新研发赋能平台,国家鼓励创新红利下正快速增长;

长春高新():生长激素行业龙头,治理结构改善下业绩和估值有望同步提升;

智飞生物():研发和销售兼备,国内疫苗行业龙头;

康泰生物():疫苗行业中的恒瑞,年为研发突破进展之年;

华兰生物():血制品民营龙头,流感或再次驱动公司业绩爆发;

鱼跃医疗():国内家用医疗器械龙头,低估值下稳健收益标的。

2)小市值进攻组合:

凯利泰(326):积极聚焦大骨科,行业与公司双拐点向上;

药石科技(725):国内分子砌块龙头,完成激励后有望加速增长。

羚锐制药():Q3稳健增长,骨科+运动医学同步拓展;

东诚药业():核药继续稳健增长,有望获得市场重估。

美诺华():CMO/CDMO+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驱动下,迈入快速成长期

组合收益简评:上周整体组合(小市值)上涨5.4%,跑赢大盘3.8个百分点,跑输医药指数0.2个百分点。月初至今组合跑赢大盘6.2%,跑输医药生物指数0.2%。

3、医药行业二级市场表现

行业及个股涨跌情况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5.6个百分点,跑赢大盘4.1个百分点,其中医疗器械涨幅最大约8.7%,化学原料药涨幅最小约0.2%

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以岭药业、鱼跃医疗、国发股份、和佳股份、一心堂;

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新天药业、海特生物、延安必康、金花股份、沃华医药。

资金流向及大宗交易

本周南向资金合计亿元,沪港通累计净买入亿元,深港通累计净买入67亿元;北上资金合计5.5亿元,沪港通累计净买入-2.8深港通累计净买入8.3按自由流通股占比计算:

?医药陆股通持仓前五分别为:益丰药房、爱尔眼科、华润三九、泰格医药、云南白药;

?医药陆股通增持前五分别为:益丰药房、迪安诊断、药明康德、老百姓、泰格医药;

?医药陆股通减持前五分别为:贝瑞基因、天士力、通化东宝、恒瑞医药、人福医药。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中共有24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为11.7亿元,成交额前三位分别为博雅生物、誉衡药业、英科医疗。

期间融资融券情况

本周融资买入标的前五名分别为:复星医药、以岭药业、鱼跃医疗、恒瑞医药、海正药业;

本周融券卖出标的前五名分别为:恒瑞医药、以岭药业、复星医药、鱼跃医疗、红日药业。

4、行业政策及公司情况回顾

官宣!恒瑞、石药替补新基「白蛋白紫杉醇」集采资格

年3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美国Celgene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公告》(年第44号)和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取消美国Celgene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资格的公告》,美国CelgeneCorporation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无法在全国药品集中采购(GY-YD-2)中向供应地区(北京、天津、浙江、江西、湖北、海南、重庆、西藏、甘肃、新疆及兵团)正常供应。

年3月27日,联合采购办公室受前述全部供应地区共同委托,经与有关方面沟通,按照《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有关规定,由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其他中选企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上述地区的替补供应企业。经公证等有关程序,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已确认替补供应的省份。

与此同时,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负责人就取消Celgene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集中采购中选资格与确定替补供应企业答记者问:

3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美国Celgene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该产品为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产品,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取消美国Celgene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中选资格;随即启动程序,由另外两家中选企业替补供应。3月27日,替补程序已依法依规完成,联采办发布了《关于确定部分地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替补供应企业的通知》。联采办相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取消美国Celgene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资格?

答:根据国家药监局《关于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美国CelgeneCorporation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公告》(年第44号),该产品部分关键生产设施不符合我国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存在生产过程无菌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已被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目前该公司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已不能正常供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号)关于“出现不按合同供货、不能保障质量和供应等情况时,要相应采取赔偿、惩戒、退出、备选和应急保障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的规定,以及《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关于中选产品出现质量和供应问题无法履行协议的规定,取消其中选资格。

问:对于因质量产生中选企业不能供应的问题,集中采购的替补规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有关部门对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的药品质量和供应实行全流程管理,对于中选产品质量和供应风险,集采规则也已设置相应条款。《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规定,采购周期内中选企业出现无法供应等情况,致使协议无法继续履行时,从本次药品集中采购该品种其他中选企业中确定替补的供应企业。据此,由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其他两家中选企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江苏恒瑞医药分别按其中选价格,替补供应原定由美国CelgeneCorporation供应的省份。

此次替补程序严格依据采购文件相关条款规定,由相关省份委托联采办,确认其他两家中选企业的意愿后,按照《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关于中选企业选择供应省份的规则,由上述两家替补企业选择供应省份。替补后,各省约定采购量和采购协议周期不变。目前,已顺利完成以上替补程序,联采办已就结果发布了通知。

问:这次药监局的检查发现原研药生产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这类现象过去较少被业界和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hbyx/9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