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胸外科基层诊疗的发展,成都市抗癌协会加速康复外科研讨会暨第十一届西南胸外科论坛于年6月24日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会医院承办,车国卫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期间特邀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地区的胸外科专家通过讲座、手术视频分享讨论、自由讨论三种形式展开,其内容主题涵盖:1.胸外科手术亮点展示;2.临床研究亮点展示;3.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特色与效果分享几个部分,将加速康复外科与临床诊疗实践相结合,在各个专家的指导及合作下将ERAS真正服务于患者。
会议邀请了昆明医院王平院长,医院胸外科主任谭群友教授,医院胸外科主任梅宏教授,陆军医院(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海东教授,医院胸心外科主任付茂勇教授,医院胸外科王允教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医院胸外科曾富春教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外科主任蒋良双教授以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赵夏教授担任相关主题环节的主持嘉宾。
全体胸外科专家参会人员合影
首先,车国卫教授祝贺本次会议胜利召开,感谢各省市胸外科专家每年对该论坛的大力支持。随着ERAS不断深入开展,广大胸外科医护团队已经从理念上得到了更新和认可,但更加有效和简易的实施ERAS仍需要各单位胸外科团队做出努力,尤其是年轻一代胸外科医生,要不断提高对他们的重视和培养。
医院胸外科车国卫教授致辞
会议的第一个环节为临床研究项目介绍。来自陆军医院(医院)王海东教授团队的张世新医生介绍了他们即将开展的“基于NGS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鳞癌)患者培美曲塞疗效预测因子回顾性临床研究”,张医生介绍了培美曲塞抗肿瘤的机制和研究现状,但由于预测因子较少,敏感性不高,根据较新的NGS(下一代测序)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拟开展试验探寻晚期NSCLC(非鳞癌)患者培美曲塞加铂类化疗方案疗效预测因子,并详细展示了试验的背景、设计和实施方案。
医院胸心外科张世新医生
来自陆军医院(医院)刘权兴医生展示了“防止胃食管吻合口瘘相关技术”。其中详细介绍了大网膜包埋胃食管吻合口的手术操作技巧,基于这项技术开展了注册的临床RCT研究,将胃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降低至了0.8%。同时该项技术也应用于微创食管切除术和吻合口瘘的治疗当中,其中研发了胃食管吻合口瘘负压海绵封堵器,获得国家专利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医院胸外科刘权兴医生
这一环节的最后一位讲者是来自医院的袁勇副教授,他针对“返流性食管粘膜损伤研究”汇报了近期所做的工作。由于欧美国家食管腺癌居多,而我国食管腺癌极少,这就为我们引出了研究方向:返流是不同人种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该研究选取了中国及加拿大不同人种的患者,以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作为“返流人体模型”,在临床相关性、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等多个方面做了深入的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返流发生率的巨大差异更多是基于不同的人种和信号通路的激活引起。最后袁勇副教授针对临床工作和科研提出了个人体会和总结:1.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2.凝练科研方向与创新点;3.形成/开展研究课题;4.发表文章,课题申请(成果总结/转化)。
医院胸外科袁勇副教授
第二环节是手术技术和要点的视频展示。医院的杨艳刚医生展示了“单孔单向式左下肺叶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医院陈小波医生针对“青年医师单孔胸腔镜的学习体会”做了分享,同时展示了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中叶切除术的技术要点,特别提出了术中对肺组织保护的重要性。他总结了青年医生学习单孔胸腔镜需要:1.团队力量是年轻医生的坚强后盾,上级医师手把手指导非常必要;2.通过现场手术观摩、手术视频、解剖图谱不断自我学习;3.胆大心细,一开始就培养规范的操作习惯;4.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手术路径;5.单孔多孔非主要,患者安全最重要;6.一套合适的手术器械,医生将更容易掌握一种技术。另外一个单孔手术展示医院胸外科中心的何金涛、朱江教授团队,何金涛教授结合单孔胸腔镜的经验,分享了一例“单孔右肺上叶支气管袖式切除术”,展示了支气管吻合时的缝合技术要点和技巧。同时,也介绍了单孔胸腔镜的优势和他们团队正在开展的相关研究,何教授预计将来单孔可能会和三孔得出一样的生存预后结论,但相比来说,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更小。
医院胸外中心何金涛教授
来自医院胸外科王允教授和医院的康珀铭医生分享了各自中心开展机器人手术的情况。王允教授介绍到机器人食管癌手术在腹腔管状胃的重建具有相当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机器人手术甚至比开放手术操作更加灵活和舒适(图7)。康珀铭医生代表谭群医院机器人手术近年开展的情况,分别举例介绍了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下叶切除的手术要点。他们团队认为,经过一定实践,左肺上叶切除术相对复杂,并单独对其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医院胸外科王允教授
来自医院的许川副教授对当下热点之一的“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手术”展示了他们所完成的一例左下肺癌根治手术视频分享,同时也为大家展示了非气管插管手术的实施要点:1.患者的选择,痰量不多;BMI28;2.充分的镇静、镇痛,肋间阻滞、椎旁阻滞、迷走神经阻滞、肺表面喷洒;3.精准的麻醉深度控制。通过丙泊酚和瑞芬将患者潮气量控制在3-4ml/kg,必要时加用1/10常规剂量的肌松剂。4.手术操作轻盈,减少不必要的牵拉。
成医院李书平副教授选择了一例“胸腔镜左上肺叶切除术作为术野暴露要点”进行剖析,同时指出重要组织和结构的充分暴露,以及对肺血管分离切断时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医院胸外科主任周海宁教授分享了近期开展的一例“胸腔镜右下肺叶S7+S8肺段切除术”,视频展示了术中清晰的解剖和手术操作流程。但他也提到术前病灶定位和对段支气管、段动静脉的三维重建非常必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医院胸外科许川副教授
成医院胸心外科李书平副教授
医院胸外科周海宁教授
最后一个环节邀请了来自成渝两地多位胸外科专家、同仁介绍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及总结。重庆医院杨涛医生引入二代测序技术介绍了“基因检测在多发结节诊断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医院肺癌中心董静思医生分享了“两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术前EGFR-TKIs的治疗过程”,结合指南介绍了自己中心的MDT开展模式;医院周渝斌医生在微创观念不断改变的今天,医院“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肺手术的切除经验分享”。由于年5月才开展第一台相关手术,但充分体会到了非插管的优势,尤其是术前准备时间更短,患者术后康复更快,术中肺萎陷更好。但在纵膈摆动,刺激性呛咳方面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总的来说给想要开展该项技术的同行增添了信心;医院的王一帆医生分享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抗返流手术的初期经验”,根据个人的初期探索,介绍了不同术式的技术要点和技巧;医院胸部肿瘤中心郭东民医生介绍了江跃全教授团队开展的“经颈经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手术方法”,其独特的经颈部切口和腔镜戳卡设计,在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方面体现了一定优势;医院沈庆伟医生分享了“营养管理在ERAS中的早期干预”,介绍了一例术前肺康复训练忽略营养支持的经验教训,提出尤其在基层单位,一定要在术前营养评估方面引起重视。协调好营养评估和干预管理,最终使患者得到快速康复;最后是来自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蒋良双教授团队的龚胜医生分享了“一例帕金森病人右肺上叶结核性空洞合并曲菌球感染围手术期的康复之路”,体现出了ERAS在多科多环节方面的有效实践。
由于本次研讨会的内容和手术视频涵盖了胸外科和ERAS方面的热点、难点,无论在哪一个环节中,嘉宾们的讨论都异常激烈,来自全国各地的胸外科专家各抒己见。在手术技术和视频展示环节,大家对单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成形术非常北京白癜风怎么办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