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B超磁共振和PETCT,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8-8-1 17:28:38   点击数:
 

病人与医生见面后,

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说话,说话,说话,说话。

病人陈述自己的病情,

医生引导沟通。

▲高效、直接、条理清晰的医患沟通,非常重要~

最高效的沟通带来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而医生判断病情的最好资料,

就是检查报告单。

检查报告里藏的小秘密,医生都知道,

所以,一般医生都会苦口婆心地对就诊者说:“

记得带上病历、检查报告单,服用的药物清单.......”

(Soga)

检查报告,一般指的是CT片、B超检测报告单等,什么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有辐射吗,检查效果好吗?医生经常会被病人问:我这个情况到底做什么检查最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简单普及一下常见检查技术,比如X光、CT,B超、磁共振和PET-CT,它们都是做什么的?各有什么利弊?如何选择?

1

X光

像把面包压扁了看

  ▲X光下公斤重的男子

X射线是著名的伦琴发现的,它是影响医学的开端。X线发明的故事大家也都熟悉,伦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从X射线中看见了自己手的骨骼,所以说X射线主要是用来看骨头。

原理:X光穿过人体,不同部位吸收射线,底片上不会曝光或部分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是白色的。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瘪了会清晰一些。

优点:快捷、价廉。

缺点: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互相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光片才能看清。

此外,还有一个最常见的作用是拍胸片,主要是粗略地看一下肺部和心脏的轮廓,诸如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大小形态变化、肺癌之类的典型影像表现,X片能够做到一目了然。

▲X光检测设备

2

CT检查

像把面包切片看

CT全称为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它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体层检查。

CT检查可以这么理解:X线的扫描等于把人体压成一张薄薄的纸来观察,但是只有一个方向,CT就是把人切成一个个薄片,相当于多层的X线扫描。

原理:X光会断层穿过人体,通过电脑计算后处理为二次成像。

优点:可以断层看,经后处理可以显示更多信息。

缺点:费用比X光摄影贵,且CT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高于单次X线摄影。

▲CT检测设备

CT可以把人切成1cm的薄片,也可以切成0.5cm,越薄精确度就越大。

人体的肿瘤就像在馒头里藏了一颗沙子。X线可以看穿馒头,发现沙子,但是仅仅是平面效果。也就是仅仅在一个平面上,只知道在馒头中间有沙子,并不知道在馒头里面多深的位置。

这时候就需要CT,比如说0.5cm的扫描,就相当于把馒头间隔0.5cm切片,把每一片拿出来找这颗沙子。这时候,稍微大点的沙子都可以被发现。而且可以确定在多深的位置。但是如果是更小的沙子就,刚好在0.5cm的两层之间,也可能不会被发现。

这就是我们说检查的敏感性问题。当然扫的层面越多,敏感性就越高,但是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第一,仪器的分辨率要求高,价格也就相对更高;第二,扫描的层面越多,时间越长,患者受到的辐射也就越大。

目前CT的分辨率对于一般的疾病都可以检查,适用范围也较广。CT扫描时长也相对较短,根据扫描位置的不同,几十秒或者几分钟基本上都可以完成(当然X线更快,就是“咔”的一下)。

3

B超检查

像挑西瓜前敲一敲

B超检查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

它的原理是利用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回声不同,来判断正常组织和病灶的性质。

B超和之前提到的两项检查有着较大的区别,但是因为B超机的探头掌握在B超医生的手上,指哪打哪,因此相对更依赖于检查医生的经验。

原理: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

优点:多方位观察,实时成像。

缺点:超声受气体干扰很大,对于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所以一般肠道检查使用肠镜。

B超对于人体管腔的液体流动和腹腔脏器检查的敏感性较高,我们常常遇到的胆囊结石、肾结石、血管狭窄、心脏功能等检查,都是B超的用武之地。B超技术便携,可以放置床边,甚至在手术中使用。此外,B超是利用超声波成像,也没有所谓的辐射,所以孕妇多采用B超检查。

4

MRI检查(磁共振成像)

摇一摇感受振动

起先叫“核磁共振”,但一听到“核”,老百姓就觉得有核辐射,其实它不使用x射线,因此没有辐射,完全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为了避免误会,人家现在已经改名叫“磁共振检查(MRI)”啦~

▲MRI检测设备

原理: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简单来说,MRI用一个强大的磁场,让身体里的氢原子先排好队再解散,接收这期间的电磁波信号,再给身体内部画像。

优点:与CT相比,它没有放射辐射,没有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

缺点:费用相对比较昂贵。

▲质子和氢原子核的共振频率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处于无规律的进动状态,当人体进入强大均匀的磁体空间内,在外加静磁场作用下原来杂乱无章的氢原子核一齐按外磁场方向排列并继续进动,当立即停止外加磁场磁力后,人体内的氢原子将在相同组织相同时间下回到原状态。

这称为驰豫,而病理状态下的人体组织驰豫时间不同,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这些信号经数字重建技术转换成图像就可以给临床和研究提供科学的诊断结果。

磁共振和CT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像的性质,CT是根据组织的密度,由于人体不同组织的密度不同,来发现病灶;而磁共振是判断不同加权所产生的不同信号。

磁共振于对软组织滑膜、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和透明软骨的分辨率高。由于其特殊的性质,磁共振看骨头不行,而在大脑的检查中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MRI的脑部检查影像

此外,磁共振扫描的时间相对CT会更长,但是并没有辐射,相对安全。还要说一句的是磁共振仪器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进去磁共振室一定要卸下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不然都会被吸到机器上。

▲气愤,拍CT时穿金戴银都不行,哼~

在此说明有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磁共振检查即: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金属异物存留或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不能把监护仪器、抢救器材等带进核磁共振检查室。另外,怀孕不到3个月的孕妇,最好也不要做核磁共振检查。

5

PET-CT

和CT颜值不相上下,但功能上更胜一筹!

PET-CT中文名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PET和CT结合的完美化身,90年代就在国外出现,在中国成为“医院红人”才是近几年的事,被公认是现代医学的“高科技之冠”。

虽然PET-CT在医学界位高权重,但在患者界的口碑就有点尴尬了,并不是因为它不厉害,而是因为比起其它医学影像检查,它有点儿小贵啦~

呜呜呜~我真的十分优秀,又贵又没用的锅我可不背,我性价比高着呢~

PET-CT是将PET和CT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检查床合用一个图像工作站,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目前,PET-CT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这三大威胁人类生命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PET-CT也存在相当的局限性,首先就是扫描层面的问题,扫描整个人,层面相对比单独扫一个器官要粗略很多,一些细小的问题可能被忽略。然而部分良性疾病,代谢改变不大,在PET扫描的时候也不会被发现。

PET-CT检查并不能取代CT和MRI检查。每项检查都有其优势。有时候在做PET-CT检查时,还进一步进行CT、MRI甚至B超检查。

综上所述,我们不管是疾病患者还是要做体检的人,可以优先选择费用较少、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检查,如X片、B超等,但对于初步检查发现有可疑病灶详细观察病变变化的病人,可以选择分辨率和清晰率更高的检查,如CT、MRI、PET-CT等。

—科普情怀责任—

END

懂你·懂健康

赞赏

长按







































白殿疯早期症状图片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hbyx/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