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动物屠宰检疫操作规范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7-9-26 21:10:26   点击数: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为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人体健康,做到屠宰检疫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规范。第一条本规范是指猪、牛、羊在进入定点屠宰场到被宰杀后出场的整个过程中,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员在执行屠宰检疫工作任务时应遵循的操作规范。第二条屠宰检疫前的准备一、书证:持有云南省行政执法证及佩带执法标志;着装整洁;《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收费收据和检疫工作记录册。二、器械:备好听诊器、体温表、应急灯、肉检刀具、显微镜、玻片、验讫印章、印色液、消毒喷雾器、消毒药品等。第三条验证屠畜运到屠宰场(点),在卸下车之前须由负责宰前检疫的检疫员验证。对来自本县的动物查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对来自县外的动物查验《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上述证明均为农业部统一印制的规范证明,所有项目均应填写并由法定检疫员签名及法定县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印章;并同时逐头家畜查验免疫耳标。第四条查物核对动物数量和种类是否与有关证明相符,途中有无患病或病死情况,证物相符无病者准予入场屠宰,同时收缴全部有关证明,保存壹年备查;证物不符者应重检并加倍收取检疫费用;重检者仍应出具检疫证明,并回收保存备查;途中病死的头数较多或发现可疑病畜者应立即转入隔离圈,并作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待确诊后根据疾病的性质作相应处理。第五条宰前检疫一、宰前检疫主要检查以下疫病:主要是从临床症状上容易作出诊断的以下疫病:W病、猪传染性水泡病、炭疽、羊痘、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二、宰前检疫的方法主要采用临床诊断方法,应用视检和群体、个体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具体做法可归纳为“静、动、食”三观察和“看、听、摸、检”四要领。(一)群体检查同批来源的动物在进入场(点)休息2-4小时后进行检查。1、静观:在不惊吓动物的情况下细致观察其精神、睡卧、眼、皮肤、呼吸和反应等姿势状态,尤其要注意有无咳嗽、气喘、颤栗、呻吟、流涎、嗜睡和口、蹄部水疱、溃烂现象,凡有上述症状的动物应标上记号。2、动观:静观后,将动物哄起观察其活动姿势,要特别注意有无行动困难跛行、蹄壳脱落、水泡、出血,后躯麻痹、打幌踉跄、屈背拱腰和离群“掉队”等反常现象,有上述症状者标上记号。3、食观:观察其采食饮水状态,有无不吃、不饮、少食、不反刍、想吃又不能吞咽等异常状态,异常者标上记号。(二)个体检查对在群体检查中被标上记号的动物做个体检查。1、五看:一看精神、被毛皮肤和呼吸;二看运步姿态;三看可视粘膜;四看鼻镜(盘)口腔、舌和分泌物;五看排泄物,察看排便姿势、粪便质度、大小便颜色,含混物、气味等。2、五听:一听叫声;二听咳嗽;三听呼吸音;四听胃肠音;五听心音。3、四摸:一摸耳朵;二摸体表皮肤;三摸体表淋巴结;四摸脉搏。重点掌握温度、硬度、弹性、肿大、快慢等变化。4、一检:检测体温。根据以上检查所获得的情况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检疫结果。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宰前检疫合格者方可进行屠宰,同时回收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免疫证明和免疫耳标;不合格者按照第八条进行处理。第六条宰后检疫一、宰后检疫必须检的疫病:炭疽、结核、出血性败血病;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支原体肺炎、猪旋毛虫、猪囊虫、肉孢子虫等。二、宰后检疫的方法(一)猪屠宰后检疫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五部十三刀”,即从五个部位,用检疫刀分别划开十三处进行观察,并同时摘除甲状腺、肾上腺及病变淋巴结。1、头部(三刀):切检颌下淋巴结(一刀)和左右下颌咬肌(二刀)。2、肉尸(三刀):切检浅腹股沟淋巴结(一刀),深腹股沟淋巴结(一刀),腰肌(一刀)。3、内脏(六刀):切检左右支气管淋巴结(二刀),肝门淋巴结(一刀),脾脏、肾脏、心脏(三刀)。4、肠系膜(一刀):切检肠系膜淋巴结(一刀)。5、旋毛虫:取横膈膜肌脚左右侧各25克,压薄片后低倍显微镜检查。(二)具体检疫方法1、头部检疫:检查口腔及粘膜,切开检查左右外侧咬肌检查囊尾蚴,牛应该检查舌根纵剖检查肉孢子虫病,猪剖检颌下淋巴结检查猪炭疽。摘除甲状腺。2、胴体检疫(1)检查皮肤有无充血、出血、坏死、发绀、结痂,检查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副伤寒。检查脂肪是否发黄,检查黄疸、黄脂及钩端螺旋体病。检查肌肉、胸腹膜有无异状;(2)猪主要剖检浅腹股沟淋巴结、深腹股沟淋巴结及腰肌,必要时剖检月国淋巴结;牛羊主要剖检股前淋巴结、肩胛前淋巴结及肠骨淋巴结。摘除病变淋巴结。3、内脏检疫(1)肺部:观察外表色泽、大小、弹性,必要时切开支气管并剖检支气管淋巴结及纵膈淋巴结;(2)心脏:检查心包及心肌状态,肌僵程度,并沿动脉管剖检心室及心内膜,注意血液的凝固状态,有无囊尾蚴,对猪特别注意二尖瓣有无菜花样的赘生物;(3)肝脏:触检弹性和硬度,注意其大小、色度,剖检肝门淋巴结,切断胆管并轻压检查肝吸虫;(4)脾脏:注意形态大小及色泽有无肿胀,弹性、梗死和出血点;(5)胃肠:切开检查胃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注意肠炭疽,必要时剖检胃肠粘膜,注意色泽,有无充血、出血、水肿、胶样浸润、溃疡等病变。牛、羊查食道,检查有无孢子虫;(6)肾脏:观察色泽、大小、弹性,检查猪瘟和结核。摘除肾上腺;(7)乳房:牛羊触检乳房并切开观察乳房淋巴结,注意检查结核、放线菌病和乳房炎。4、寄生虫检疫(1)旋毛虫:取横膈膜肌脚肉样镜检;(2)猪囊虫:检咬肌、深腰肌、膈肌;(3)住肉孢子虫:检隔肌脚、腰肌、腹斜肌。第七条检疫员必须履行的职责一、宰前、宰后以及头部、胴体、内脏检疫应受到同等重视,不可偏废,同时应将检疫结果综合判定。二、必须遵循检疫程序和方法,作到迅速、准确,不漏检。三、持刀检疫时,必须在规定部位顺肌纤维方向切割。四、检疫时应穿戴工作服、帽、围裙、胶靴、线手套等作为个人防护。第八条屠宰检疫后的处理一、对经宰前宰后检疫合格的胴体出具法定《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并在胴体上加盖验讫印章,并依法收取检疫费、出具收费收据。二、对在宰前宰后检疫中发现的病畜及肉尸作如下处理,并在胴体上加盖相应验讫印章。(一)经检疫确诊为炭疽、鼻疽、恶性水肿、气肿疽、狂犬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痘等恶性传染病的牲畜,采取不放血扑杀的方法后作工业用或销毁,不得屠宰,不得解体。(二)对在检疫中发现可疑患W病、水疱病的动物进行就地隔离,迅速上报疫情并及时进行确诊工作;对确诊为患W病的病畜及同群畜采取不放血的方式扑杀,用密闭的容器送到指定地点焚烧深埋。发生W病的屠宰场立即全场关闭封锁,并按第九条进行严格反复清洗消毒,封锁7日后可将哨猪进入场内饲养,隔14日哨猪不发病,经终未消毒,即可正常屠宰。(三)对在检疫中发现患猪丹毒、猪肺疫、猪瘟的病猪及可疑者采用不放血的方式进行扑杀,用密闭的运输工具送到指定地点焚烧或深埋;对同群猪进行急宰,胴体、内脏有显著病变者销毁,轻微病变的胴体及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场,血液作工业用或销毁,猪皮消毒后利用,脂肪炼制后可供食用。(四)对有猪喘气病病变的内脏进行销毁,无病变的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场。(五)对检出患布氏杆菌病、破伤风、结核病、放线菌病、旋毛虫病、囊虫病的牲畜及肉尸作工业用或销毁。(六)对有棘球蚴病的器官进行销毁,其他部分出场。(七)对肌肉中有住肉孢子虫虫体且有病变的肌肉作销毁处理;无病变者高温处理后出场。(八)患黄疸及黄脂病的猪,禁止鲜销。(九)对有脓毒症、尿毒症、急慢性中毒、腐败现象、全身性肿瘤、过度瘠瘦及肌肉变质、高度水肿牲畜的胴体及内脏全部作工业用或销毁。第九条消毒在宰前宰后检疫过程中当发现有传染病的动物及其肉尸时,应严格对侯宰间、屠宰间、急宰间及可能被污染的场地、检疫器械等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必要时应按规定停圈停宰至少14天后方可恢复生产。消毒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述药物:用2--4%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火碱)溶液对病毒、细菌污染的畜舍、场地、车辆、用具、排泄物等作喷洒、喷雾消毒,10--30%的溶液对芽孢菌、炭疽芽孢污染物作喷洒、喷雾消毒;10--20%生石灰(现配现用)乳剂(一份生石灰加一份水制成熟石灰,然后加9份水即成10%乳剂,如果加4份水即成20%乳剂。)用于猪丹毒、猪肺疫、疥癣、布氏杆菌病、鸡痘、羊痘、猪霉形体肺炎等病污染物、墙壁、地面、环境等消毒;3--5%石碳酸溶液可消毒非芽孢菌污染的厩舍、场所、物品(喷洒)以及金属器械(浸泡30分钟);1--2%来苏尔(煤酚皂溶液)消毒手及器械(洗刷);5%溶液消毒非芽孢菌污染的厩舍、场所、物品等(喷洒);5--20%的漂白粉混悬液,可消毒细菌、病毒污染的厩舍、场地、车辆、物品等(喷洒),20%混悬液可用于芽孢消毒,消毒5次,各次间隔1小时(不能消毒有色纺织品和金属用品)。第十条检疫员应将当日宰前宰后的检疫结果及处理情况作详细记录以便统计和查考。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地址
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hbyx/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