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第十一届论坛活动围绕《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主题于医院检验科再次召开。本次活动是临床微生物检测专题系列研讨的第二站,邀请到各院在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享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与参会同仁交流分享工作心得,医院检验科赵虎教授主持。
肝炎病毒感染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携带及致病率,实验室检测结果在相关疾病防治中发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病毒标志物检测从定性逐步发展到定量,新近临床诊疗指南不断指出其在诊治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医院检验科的沈芳主任以乙肝标志物与丙肝抗体检测中的常见问题为切入,结合自身多年感染性疾病检测工作经验,介绍了目前临床检测中所常见的困惑及解决方案。由于检测项目存在多种方法及仪器试剂系统,方法原理、灵敏度及特异度的差异影响着对报告结果的最终解读。业界在报告模式上尚未达成统一,存在部分不规范及误区。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报告应明示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区间及检测数值的结果判断,定性与定量结果的不统一、相对与绝对定量结果的差异应在常规结果比对和报告判读时引起足够重视。沈主任在讲课中同时就分析前质量控制、灰区结果复检及审核原则、高值结果稀释建议、乙肝标志物常见异常结果模式等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讲解。谨慎对待报告结果的判断,加深对检测方法的理解,将有助于准确结果的检出和正确报告的发送,为临床揭示健康疾病相关的真实状况,避免结果报告与解读的偏差引起受检者非必要的心理负担及进一步检测所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
肺部感染因口腔及呼吸道定植菌群的复杂性、部分致病病原菌的苛养需求,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微生物检测所面临的一项较大挑战。军团菌作为常见的环境定植菌,却随着现代化生活环境中供水系统、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在非典型肺炎感染中日益占有重要的致病地位。而我国目前对相关疾病的报道和认识尚少,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微生物检测诊断能力上尚存在一定缺陷,军团菌所需特殊检测在各院尚未普遍开展,影响了对相应疾病的检出和及时诊治。医院检验科许育老师为本次论坛带来了有关《嗜肺军团菌检测》的经验分享,通过对病原学、流行病学的详细介绍,首先深化了参会同仁对军团菌临床检测应用价值的认识,推荐对伴有严重全身性毒血症状、肺部实变等特异表现,或在典型流行病学高发季节与气候下起病的难治性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军团菌相关检测。许育老师在讲课中不仅对军团菌传统培养方法中所涉及的标本选取、酸化及中和处理、选择性培养基要求、培养条件及培养时长、鉴定步骤要点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介绍了尿液标本可溶性抗原检测、血清军团菌1型与3型IgM检测、乳胶凝集试验、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军团菌荧光抗体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快速非培养性检测方法的检测应用;同时结合医院军团菌检测工作开展的实际经验,介绍了通过呼吸道不典型病原体9联检测筛选可疑军团菌肺炎病人,增做血清军团菌1型与3型IgM检测,配合常规培养技术提高军团菌感染诊断的阳性率的先进经验,为广大同仁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际工作方法。
医院围绕日常工作中不同特点的病人群体,在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积累有独到的经验与心得。本次论坛活动医院检验科的刘璐老师,医院常见检测标本类型,通过对近5年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回顾,总结了妇产科专科病原微生物检测现况,介绍了相应菌株分离率、耐药情况及相关临床意义,分享针对专科常见病种及就诊人群的菌株鉴定及药敏检测心得,医院同仁对妇产专科领域微生物检测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随着临床侵入性诊疗手段与免疫抑制剂应用的日益增多,借助微生物培养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血流感染的诊断发病率逐年升高。血流感染性疾病严重的危害性及较高的致死性,对临床微生物检测提出了更快速、更敏感、更准确的要求。论坛最后,由赵虎主任主持参会同仁进行了一场有关临床血培养疑难报告经验的讨论,涉及双侧双瓶标准采样方法的推进、新型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在提高血流感染病原学阳性检出及准确率中的作用、血培养及鉴定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速化、血培养阳性结果三级报告制度、临床不同感染部位对血培养结果的影响、合理收费价格制定等问题,讲课老师与参会同仁各自发表了意见,为优化日常工作拓宽思路、提供参考。
临床微生物检验对实现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新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更好地发挥了这一作用,在今后的复旦检验医学论坛活动中,将计划围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开展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复旦检验医学论坛
年7月1日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如何防止白癜风复发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