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红曲复合物对抗凝和抑制血栓生成的作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2-2-3 18:11:36   点击数:
 文献出处:《营养学报》网络首发论文,首发日期:-04-22目的通过对小鼠的凝血、止血时间实验,动、静脉血栓造模实验以及对大鼠凝血三项的检测实验,验证纳豆红曲复合物(NMC)在实验动物体内抗凝及抑制血栓生成的活性。方法采用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阳性药组,NMC(纳豆红曲复合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分组后,每天给予小鼠灌胃给药(1ml/g)其中空白组给予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NMC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2.50mg/kg、45.00mg/kg、90.00mg/kg,阳性药组给予阿司匹林13.00mg/kg,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于小鼠尾尖剪断和内眦球后静脉丛取血分别观察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另有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阳性药组(9.00mg/kg)、NMC低剂量组(15.63mg/kg)、中剂量组(31.26mg/kg)、高剂量组(62.52mg/kg),每组11只。分组后,每天给予灌胃给药(1ml/g),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每组取8只,计算两侧颈总动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抑制率以及眼底静脉丛取血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鞣花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与正常组比较,NMC(纳豆红曲复合物)可以延长小鼠尾出血及凝血时间,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另外,与模型组相比,NMC随剂量升高抑制血栓效果逐渐增强。其中低剂量与模型组出现显著性差异,中、高剂量组出现极显著性差异。结论纳豆红曲复合物可显著延长凝血、止血时间,并对血栓生成产生抑制作用。纳豆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冷却,到一定温度之后接种纳豆芽孢杆菌,再经由发酵、后熟等多步工艺制成的一种大豆发酵食品。年,日本研究员HiroyukiSumi等首次在纳豆及其提取物中发现一种蛋白酶,其在体外可使血栓溶解,证明其具有纤溶活性的酶,因而将其定名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经现代科技研究,NK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又称枯草杆菌蛋白酶,是典型的单链多肽酶,可特异性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血栓,水解其成为蛋白质和氨基酸,进而促使血栓溶解。红曲是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霉发酵而成的一种紫红色米曲,其具有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本草纲目中记载“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酿酒破血行药势及产后恶血不尽”等。红曲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包括Monacolin-K(即洛伐他汀)、红曲色素、麦角固醇、γ-氨基丁酸等红曲菌的代谢产物。年,日本学者远藤章首次从泰国出产的红曲中分离筛选到一种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质,命名为莫纳可林K(Monacolin-K),即为洛伐他汀,后又从红曲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到莫纳可林L、莫纳可林J等十余种结构类似物。莫纳可林K为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显著降低体内血脂水平。此外,红曲还有降低血糖、血压的药理作用。本试验通过手术造模方式分别研究NMC对小鼠止血时间的影响、对小鼠全血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三氯化铁诱导颈动脉血栓的影响、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影响和对大鼠凝血参数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NMC(纳豆红曲复合物)可以延长小鼠和大鼠体内、外的凝血时间,并对诱导的大鼠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管智鹏整理于乌拉特前旗至包头K396年6月21日以下为文献截图:文献:《纳豆红曲复合物对抗凝和抑制血栓生成的作用》出处:《营养学报》网络首发论文,首发日期:-04-22作者:齐明明,印书霞,孙建博;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No.ZX-)

就是权威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hbyx/1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