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3岁。因体检CT提示右肺占位4d,于年5月31日入我院。既往体健,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检查:CT示右肺中叶3.8cm×3.1cm类圆形实性肿块,边缘光滑,未见明确毛刺及分叶,病灶密度不均,CT值31~51HU。HRCT病灶周围血管纹理显示清楚(图1,2),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可见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周边明显强化,CT值动脉期-HU,静脉期91~HU,延迟期8l-87HU,邻近血管受压移位,纵隔及肺门未见增大淋巴结(图3)。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未见明确异常。
图1,2分别为横断面CT平扫纵隔窗(图1)及肺窗(图2)像。右肺中叶类圆形肿块,密度不甚均匀,无明确钙化,边缘光整锐利,周围血管纹理清晰可见,纵隔及肺门无肿大淋巴结;图3横断面CT增强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周边强化明显,内部可见多发低密度区;图4病理检查,光学显微镜下肿瘤主要由球细胞和血管组成,小血管周围围绕球细胞巢形成小的袖套状结构,间质玻璃样变性或黏液变。球细胞体积小,大小一致,呈圆形,有中位圆形核.细胞质嗜双染至微嗜酸(HE×)
术中所见:肿块位于右肺中叶肺实质内,大小3.0cm×3.0cm×2.0cm,质软,呈囊实性,表面血运丰富,有较多活动性出血点,行右肺中叶切除术。病理所见:右肺中叶近肺门处实性肿块,结节状,边缘整齐,无包膜,切面灰白,质韧,散在灰红色及灰褐色坏死。
显微镜下所见:肿瘤主要由瘤细胞和血管组成,其血管大小不等,较大的血管呈裂隙状,管腔内充满红细胞及血浆样淡染物,小血管周围围绕肿瘤细胞巢形成小的袖套状结构,间质玻璃样变性或黏液变。肿瘤细胞小、一致、圆形,有中位圆形核,细胞质嗜双染至微嗜酸,每个细胞周围均有基底膜围绕(图4)。免疫组织化学: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CD34阳性;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甲状腺素转录因子(TTF-1)、细胞角蛋白(CK)、肌动蛋白(Actin)均阴性。病理诊断:右肺中叶实体性血管球瘤。
讨论
血管球瘤(glomustumor,GT)是以多少不等、管腔大小各异的血管伴血管周增生、以血管球细胞为形态特征的少见的软组织肿瘤,起源于神经肌动脉球或血管球体,由血管球器的变形平滑肌细胞分化而来,多数发生于上肢或下肢的真皮及皮下组织。典型GT分为3型:实体性球瘤、球血管瘤、球血管平滑肌瘤。本例属于典型血管球瘤实体性球瘤亚型。
原发性肺血管球瘤罕见,CT平扫为肺野外周部钱币样病变、孤立性圆形结节及实性肿块或不规则肿块伴周围细小结节,边界或清楚或毛糙,可有分叶,密度或均匀或不均匀,无钙化及空洞,CT增强扫描呈边缘明显强化及中心低密度区;MRI表现肿瘤大部呈等T1,高T2信号,中心呈高T1、T2信号,增强MRI呈周边早期显著强化,逐渐向肿块中央部分延伸,肿块中心始终未见强化;PET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低到中等强度核素聚集或无聚集。本例CT表现与此类似。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作者:田昭俭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