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天气渐渐变暖,又飘忽不定,忽冷忽热。在这个花香四溢的季节,却是支气管哮喘的高发春天。人间已是四月深春,支气管哮喘依然活跃,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普及一下该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
小科普: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春季发生支气管哮喘的三大症状”
1、接触过敏原或闻到刺激性气味后,只表现为发作性胸闷、憋气而无明显喘息;
2、长期顽固性干咳,在应用抗过敏、茶碱、受体激动剂、激素等治疗后咳嗽很快好转;
3、老年性哮喘,由于喘息时间长,反复发作或继发肺部感染,哮喘发作时除喘息外,还伴有咳嗽、咳痰,如果患者有吸烟习惯或有慢性支气管炎,原来并无喘息,后来突然出现喘息。
为什么春季是支气管哮喘的高发季节呢?
1、春天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极易引起感冒,而感冒是诱发或加重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
2、冷空气的突然刺激,也可直接引起气管痉挛,诱发哮喘发作;
3、随风飘散的花粉及沙尘,也对支气管哮喘有刺激。
01避免吸入过敏原
支气管哮喘春季高发的原因:春季春暖花开,各种花粉通过空气传播,被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体内;春季天气变暖,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随呼吸道吸入体内,导致发作;此外,某些动物(如蟑螂、螨虫)的分泌物及皮屑,以及屋尘也可进入呼吸道,诱发支气管哮喘。故哮喘患者在春季应避免郊游,以免接触花粉;室内最好湿式打扫。
避免食入性过敏源02
除吸入过敏原外,支气管哮喘还与食入性过敏原有关。日常食物中的鱼、虾蟹、蛋、奶、牛肉、蘑菇等以及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被支气管患者吸入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酒,及某些非半抗原药物如心得安等,也可以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故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避免上述食物药物的食用。饮食上应注意清淡、过敏发生率低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猪肉、鸡肉等,用药前主动与医生沟通,告知医生过敏史。
03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不但可以诱发支气管哮喘,增加支气管发作的次数,而且容易使一般支气管发展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导致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及肺性脑病等严重的并发症,并可进一步累及心脏,导致心力衰竭。严重者危及生命。春季气候反复,冷暖多变,易刺激气道黏膜,出现气道收缩、痉挛,促使哮喘发作。故支气管哮喘患者一旦出现早期感冒症状应立即就医。
04保持心情愉快
支气管哮喘患者尤其是神经性哮喘的患者,每于春季来临时,应保持心情愉快,多晒太阳,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避免支气管哮喘发作。
05加强适当锻炼
加强适当锻炼除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作用之外,还有增强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和对剧烈运动的耐受力的作用,从而避免发生运动性哮喘。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尤其是运动性哮喘患者,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运动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使机体渐渐适应,以免运动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专家提醒
1、多数哮喘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后,很快症状就会得到缓解,肺功能也会逐步得到改善。提示所有哮喘患者: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方案的制定、变更,药物的减量、停用,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决定,否则很可能导致前期治疗效果的丧失和疾病的加重。
2、当按照专家推荐的治疗方案规范化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效果不理想,应主动配合医生寻找原因,如:是否持续接触哮喘触发因素(过敏原、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是否由于药物装置使用不当、是否合并导致哮喘难治的合并症(鼻-鼻窦炎、胃食管反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是否吸烟或被动吸烟、有无药物因素(口服β受体阻滞剂、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解热镇痛药物等)、是否患有其他具有哮喘样症状的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
3、哮喘急性发作通常均有诱发因素,很多患者是因为自行改变(减量或停用哮喘控制药物)治疗方案而导致。其他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接触过敏原等触发因素、哮喘急性发作缓解后,审核患者是否正确使用药物、吸入装置和峰流速仪,找到急性发作的诱因并制订避免接触的措施,制定、调整控制性治疗方案,以预防再次急性发作。
医心仁术崇古纳新
医院医共体
亲,扫一扫获得
更多健康咨询哟
通讯员:李丽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