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4岁。因“咳嗽1个月,发热半个月”于09年2月17日入院。
患者1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间断抗炎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半月前出现发热,体温38?C左右,无明显规律性,伴夜间盗汗,全身乏力。
5个月前曾患带状疱疹。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TB-DOT(+),ESR26mm/h
痰查抗酸杆菌3次阳性
药敏实验:SM中介,其余药物均敏感。
诊断:菌阳肺结核
入院时CT:
标准四化治疗:4HRZE/5HRE,治疗9个月在当地遵医嘱停药。
停药后复查CT:
该病人于年8月5日复查一次肺部CT:(当时复查原因及处理不详)
年10月19日因“咳嗽一个月,咯血10天”入院。期间感劳累,经常感冒,深呼吸时右侧胸痛。近10天咯血,每日约10余口。查体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WBC7.7*,N62%;ESR6mm/h;痰查抗酸杆菌3次阴性
目前诊断:结核病复发?
考虑结核复发,给予复治抗结核治疗,
治疗效果差,病人咳嗽症状无缓解,间断咯血。
11月29日痰查抗酸杆菌阴性
12月1日查痰找到曲霉菌
气管镜检查:右侧气管上叶开口及下叶背段开口粘膜充血水肿,可见大量白色痰液溢出。痰及灌洗液结核菌培养均阴性。
12月3日复查肺CT病灶加重
目前诊断:曲霉菌感染?
12月10日手术治疗
病理诊断:烟曲霉菌、干酪性结核
对本病例的思考:
对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典型病例为粒细胞缺乏、接受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咳嗽、胸痛虽为常见症状,但缺乏特异性。由于曲霉菌内毒素所具有的溶血作用和抗凝作用,所以咳血症状很重要,往往具有提示性意义。在具有高危发病因素的患者,发热、肺部持续或进展性浸润阴影、对抗生素治疗无反应时均应考虑本病,诊断的关键是病原体的检出。因此,只要临床病情允许,尽可能采取侵袭性诊断技术。
对于结核科的医生应当重视肺部真菌病,加强与结核病的鉴别诊断,同时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对肺部真菌病的警觉和认知能力
提高诊断水平:对高危患者施行真菌监测、CT检查及常规随访,早期发现可疑病例
积极而慎重地开展包括肺活检,纤支镜等创伤性检查尤其是重症感染或治疗效果差患者
积极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和病理科协作,提高对真菌的诊断技能,推广已经比较成熟的血清免疫学和抗原检测,加强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
抗真菌治疗药物的选择,肺真菌病除抗真菌治疗外,尚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消除危险因素,增强免疫功能
本医院孙丽梅主任提供,孙丽梅副主任医师,职务:医教科主任、胸三科主任
兼职:山东防痨协会结核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结核专科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循证医学学会委员。
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院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21年。—医院进修呼吸内科、内分泌科一年。对于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及急危重症的救治。(摘自该院网站)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