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猫咪日常饲养知识、猫繁育指导、疾病防治手册。”
猫咪软便拉稀,很多时候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所以,益生菌仿佛成了救世主,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常备益生菌在家里,有时候甚至当成家常便饭,每天都喂一点,但这样可能会害了猫咪。为什么?今天来说说猫咪肠道菌群的问题:①什么是肠道细菌②肠道细菌的类型和平衡③肠杆菌病和猫病④食物和肠道细菌的变化⑤益生菌对猫有效吗?⑥宠物和人类肠道中的细菌(菌群)什么是肠道细菌
肠杆菌是生活在动物体内,尤其是消化道中的固有细菌。在英语中称为“菌群”。细菌有多种进入体内的途径,例如母猫的产道,饮食,与母猫等接触以及口腔接触的外部物体。附着在身体上的细菌在口腔,鼻子,皮肤表面以及生殖器内部等不同地方扩散,并在每个地方定居成为细菌。其中,在消化道中沉降的是肠道细菌。尽管猫与猫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但据估计猫有多种细菌,总计超过万亿细菌。根据肠道细菌对宿主的影响,其大致分为“好细菌”和“坏细菌”。前者是对生物体具有良好作用的类型,包括“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相反,后者是一种有害的类型,包括“梭状芽孢杆菌”(例如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一般而言,“改善肠道环境”时,是指减少坏细菌的数量并增加好细菌的数量。肠道细菌中良好细菌的主要作用如下:①产生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②显着降低肠道pH③减轻某些过敏症状④减轻一些传染性肠炎⑤促进Fe(铁)吸收⑥改善排便肠道细菌的类型和平衡
猫中有多种类型的肠道细菌(菌群),它们的组成比似乎取决于年龄和生长环境。下面是一些科研者的发现成果:Desai(年)收集了来自5只家养的猫和4只户外猫的粪便样本,并检查了细菌组成。观察到许多“双歧杆菌”。发现了各种类型,但组成比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Tun(年)在对猫的肠道菌群进行比较时,猫在狗,人,小鼠和鸡中的比例最接近鸡。Deusch(年)从18、30和42周龄的16只雄性和14只雌性猫中收集粪便样本。当从中计算出肠道菌群时,发现肠道细菌的生长在30周龄时下降。据估计,如果猫吃相同的食物并在相同的环境中生活,则年龄是决定猫中肠道细菌的唯一因素。也就是说,猫肠细菌也含有好的细菌,例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它们与人类相似。但是,就组成比而言,猫咪的肠道细菌组成更接近鸡。由于有报道说“成分比例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并非所有的猫都可能具有鸡肠道菌群。还有发现肠道菌群与基因有关:“MicroRNA”可能与每个个体在大约7个月大(30周大)时固定肠道细菌的机制有关。从肠道细胞释放出来后,该物质进入细菌并影响基因表达,从而控制了肠道菌群。此外,日本东京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猫肠细菌组成可能与猫咪年纪有关。年龄断奶前断奶后年轻老年老年真细菌8..59.69.59.4梭菌87.38.75.28.9双歧杆菌.38.6拟杆菌属9..49..7乳杆菌7..49.35.3肠杆菌科9..85.96.6肠球菌8..17.86.1葡萄球菌..3log10/g10.....1“断奶前=12-13天”“断奶后为7至8周”“年轻=2至3岁”“老年=10至14岁”“老年=16至19岁”
对于断奶前的小猫,肠杆菌科和肠球菌占多数,断奶后立即小猫和幼猫中的真细菌较少。
一生中拟杆菌属和真细菌在所有年龄组中所占比例最大,而肠杆菌科和肠球菌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断奶后立即在小猫中未发现乳酸杆菌,其他年龄组的猫中一半没有。除了一只年老的猫和三只年老的猫以外,根本没有检测到双歧杆菌。
根据这些结果,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尽管成分平衡完全不同,但猫似乎像狗和人一样有一种称为“肠细菌衰老”的现象。狗和人一样,猫的肠道细菌也似乎随年龄而变化。据说有相当多的猫在体内没有双歧杆菌或乳杆菌,但是它们被认为对人类肠道有很好的作用。肠道细菌和猫病
在人类医学领域,有很多报道认为肠杆菌对于宿主的健康有用,并且有报道说肠细菌与细菌无关,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另一方面,在兽医学领域似乎也有类似的情况。以下是有关猫肠疾病之间关系的一些研究。
研究一:Suchodolski()从健康的猫(21只),急性腹泻(19只)和慢性腹泻(29只)中收集粪便样本,并对细菌种类进行DNA分类:①[健康的猫]弯曲杆菌眼,拟杆菌,弯曲杆菌,蔷薇菌的数量增加②[急性腹泻]乳杆菌减少③[腹泻(急性+慢性)的猫]伯克霍尔德氏菌,肠杆菌科,链球菌,胆碱菌增多研究二:Ramadan(年)对15例患有慢性腹泻的肠道细菌进行检查,发现最常见的是直立杆菌和拟杆菌。肠道菌群的变化减轻了腹泻症状,但尚不清楚肠细菌的变化是否导致症状减轻,或者症状的减轻是否改变了肠细菌的多样性。研究三:Inness(年)从34只健康的猫和11只患有炎性肠病(IBD)的猫中收集粪便样品,以调查其中所含的细菌菌群。结果,健康的猫的双歧杆菌和拟杆菌的数量明显较高,而IBD猫的脱硫弧菌(产生硫中毒物质)的数量明显较高。研究四:Honneffer(年)炎性肠病与先天免疫系统有关,也与“非专利药物和拟杆菌属的减少”,“蛋白细菌的增加”以及“梭菌簇中的XIV和IV多样性减少”有关。调整这些肠道细菌可能会改善疾病。在某些情况下肠细菌与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年,医院对患有慢性腹泻的猫进行了粪便移植。“大便移植”(粪便微生物移植和FMT)是指将健康的粪便与肠道菌群一起注射到患有慢性腹泻或肠炎的猫的肠中。目的是改变肠道中的菌群平衡并改善营养不良。据说,将一只健康的猫的粪便稀释以制成约5克的粪便,然后将其直接注射到腹泻的猫的直肠中,能让腹泻的猫咪好转,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猫都会有相同的效果,但是从这些情况来看,强烈认为肠细菌可能与猫的某些胃肠道疾病有关。食物和肠道细菌的变化
猫肠道菌群的组成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会有大概的比率,但随着不同食物的摄入,菌群组成比也会有所变化。Lubbs(年)对八只健康的雌性猫(1岁或更大)进行了蛋白质含量不同食品的测试。其中四个被给予蛋白中等含量(MP)的食物,另外四个被给予蛋白高含量(HP)并观察了8周。当从每组收集粪便样品并检查肠细菌时,观察到以下特征:[MP组]细菌相似指数=66.7%双歧杆菌(良好)→9.44CFU/g梭菌(坏菌)→10.83CFU/g[HP组]细菌相似指数=40.6%双歧杆菌(良好)→5.63CFU/g梭菌(坏菌)→12.39CFU/g高蛋白食品,通常对猫有益,但是从肠道细菌的角度来看,它不一定有助于健康。也就是为什么有的高蛋白猫粮反而让猫咪软便拉稀的原因,我们可以在喂高蛋白食物的同时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对猫有效吗
作为肠道细菌营养的物质统称为“益生元”,从外部进入人体的肠道细菌统称为“益生菌”。两者的混合物也称为“合生元”。(1)益生元:“益生元”是肠道细菌发酵并改变细菌菌群组成的物质的总称。关于“肠道细菌的诱饵”,这很容易理解。通常是指在猫的消化道中不被消化并且仅被细菌消化的膳食纤维。猫的益生元有哪些:菊粉酵母麦麸米糠车前草纤维素甜菜浆低聚果糖(FOS)甘露寡糖(MOS)(2)益生菌:“益生菌”是为了增进健康而进入体内的微生物的总称。各种类型,例如已在猫中验证安全性的类型和已被证实对人类安全但在猫中未知的类型,用于安全性和效果未知。猫用益生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乳酸菌)(3)补充剂对肠道细菌的影响:研究一:Barry(年)给十二只猫喂食纤维素,低聚果糖和果胶,粪便的硬度从1(非常硬)到5(含水)进行评估。给予低聚果糖时,双歧杆菌增加而大肠杆菌减少。当添加果胶时,梭菌,大肠杆菌和乳杆菌均增加。此外,参与蛋白质发酵的细菌数目增加,同时,还观察到碳水化合物的发酵能力和代谢产物的增加。因此认为低聚果糖和果胶具有调节猫的肠环境的作用。研究二:Lanerie(年)将含有7种益生菌,低聚果糖和半乳聚糖的“合生元”喂食猫和12只猫21天。在进食前3周,进食中3周和进食后3周收集粪便样品。结果,在喂养期间在10只(83%)和11只(92%)猫中检测到了益生菌。发现肠球菌和链球菌处于显着的生长期,但在停止喂食后降至标准值。尽管未观察到胃肠道副作用,但也未确认到诸如胃肠道音调改善的作用。研究二:Biagi(年)在十只健康的猫每天用补充剂(1%GOS-BP-B82),持续15天。与给药前后相比,给药后的粪便氨浓度,乳酸,戊酸,异戊酸等显着降低,乙酸浓度和双歧杆菌数量显着增加。据推测,这种补充剂有助于改善猫的肠道细菌。因此,补充剂对猫的作用尚未明确证实。不会有毒,但不能说是药物。由于很少有实验能证明肠道补充剂的正确用量,因此制造商可能很难知道最好的补充剂量是多少。考虑到补品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尝试少量食用更安全。宠物和人体的菌群影响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人类和宠物的体内菌群在相互影响,逐渐部分趋同。宠物肠道细菌的影响:研究一:Azad()调查了宠物对24例婴儿肠道细菌的影响。当在4个月大的时候收集粪便时,发现与宠物一起生活的婴儿的肠道细菌含量和种类增加,而较大的婴儿则相反。发现下降趋势。此外,前者具有双歧杆菌的量少而肽链球菌的量高的特征,而后者具有肽链球菌的量低的特征。婴儿和宠物的存在可能与婴儿期肠道细菌的生长有关。研究二:Nermes()从刚出生的母亲中选择那些有过敏的母亲,并选择“有狗,猫或兔子的组”(51人)和“没有宠物的组”。(64人)分为两个。当每组的婴儿达到1个月大时,便从尿布中取出便便样本,查看主要存在于动物双歧杆菌``嗜热芽孢杆菌和``假双歧杆菌的肠道中的菌会不会出现在婴儿身上结果表明“有宠物的团体”的阳性率约为33%,而“无宠物的团体”的阳性率不到一半,即14%。此外,在出生后六个月的时间里,对代表性物质(牛奶,蛋清,小麦,鳕鱼,大豆,桦木,草,猫,狗,土豆,香蕉等)进行了过敏测试,并且发现了至少一种物质。对这19种过敏反应的人中,没有人患有“嗜热芽孢杆菌”。在这样一个养宠物的家庭中,婴儿似乎有多种肠道细菌。尽管有报道说有害细菌增加了,但这一事实并不一定会对婴儿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种“卫生假说”的思想,在这种假说中,从很小的年龄就暴露于某种程度的病原菌的人们变得免疫力增强,患病的可能性降低。往期精彩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