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会议纪要IFIG慢性肺曲霉病专题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1-7-8 12:09:03   点击数:
 

曲霉菌广泛存在于空气中,主要感染途径是吸入空气中孢子或皮肤黏膜损伤。曲霉感染常见于免疫低下人群,如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移植状态、长时间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等。社区获得性肺曲霉病以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咳嗽、咳黄痰、发热起病的病例,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表现,按照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尤其慢性肺曲霉病(CPA)愈加多见,快速准确的实验诊断极为重要。

为了增进临床微生物技术人员更好掌握CPA实验诊断方法,特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和实验室专家分享经验,以促进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更好服务临床,发挥多学科MDT的优势。年10月31日下午,在上海市新锦江大酒店2楼荷花厅顺利召开了“IFIG慢性肺曲霉病专题学术沙龙”,现场来自上海市50医院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医院南院检验科吴文娟教授和医院皮肤科章强强教授,进行了此次沙龙会议的开场致辞。

针对慢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老师一直存在一些困惑。医院包爱华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给大家分享了“慢性肺曲霉病诊治进展”。通过临床表现的差异和不同CT影像结果的比较,包教授详细分享了慢性曲霉病的不同临床特征和诊治要求。规范的临床诊断、治疗,是不同慢性肺曲霉病良好转归的必要条件。临床医生与微生物实验室的及时沟通有助于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和用药规范。

医院检验科主任余方友教授结合结核病患者和曲霉病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详细介绍了目前曲霉血清学检测方法学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血清曲霉IgG检测的技术关键点和临床应用”的报告,对微生物实验室血清学检测能力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期望。血清学检测质量控制和试剂性能的验证评价,能够较好地帮助微生物实验室对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和临床沟通。

医院孙禾教授,结合在重症呼吸科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多例疑难病例给大家分享了“花非花霉亦霉—肺内曲霉知多少”。面对患者多变又迅速发展的病情,留给医生和微生物实验室的时间并不多,快速又准确的检测结果对临床医生的帮助非常重要。孙主任结合自己遇到的几个病例,通过临床检测结果的帮助,较好地处理了多例肺曲霉病的感染问题。同时,孙主任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hbyx/11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