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回家之胸部CT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12-22 23:04:31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3.html

胸部CT

医学生回家第三难

相信大家在疫情期间都曾听说过新冠病毒感染的胸部CT检查,但是对如何看这些CT片却知之甚少。

因此,我将用这篇推送,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胸部CT。

看懂胸部CT,首先要看懂胸部CT的结构分布,包括肺野、肺门、纵膈、隔面、隔角、心影等部分。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出现肺实变时可观察到形状大小不一的高密度影。

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人为的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此外,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对肺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

肺门:肺门位于肺纵隔面心压迹后上方的凹陷。位于肺中野内带第2~4前肋之间(片子上看起来明显的肋骨实际上是后肋,前肋造影是不大清晰,因此不要数错),为支气管、血管、神经、淋巴管的出入口。左侧比右侧高1~2cm。

在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时,有“肺门上吊”,如果你知道了正常肺门的位置就很容易判断是否是肺门上吊。

肺纹理:肺纹理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的影像,支气管、淋巴管也参与肺纹理的构成。表现为从肺门向肺野外围延伸的放射状、条状阴影,随着逐级分支,纹理逐渐变细。

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纵隔:在两肺之间夹杂着一大片白色,医学上把这一带叫作纵隔,其中有心、大血管、气管、食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脂肪等等。

由于它们密度大,致使X光无法透过、或是透过较少,因此在胸片上呈现出白色。正常情况下,纵隔位置较固定,发生病变时,纵隔向一侧移位。

隔呈内前侧高的圆顶状,一般位于第9~10后肋或第6前肋水平。胸腔或腹腔压力的改变可以改变膈肌的位置,如气胸时膈位置可以压低。

膈角:隔与胸壁相交成肋膈角,与心脏相交成心隔角。正常的肋膈角是锐利的,如果肋膈角变钝则有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存在。

心影:心影即CT片中心脏的位置范围。

心脏横径(自左、右心缘至体中线的最大距离之和)与胸廓横径(通过右膈顶的水平胸廓的内径Th)之比即心胸比率。

可通过计算心胸比率来判断心影大小。0.50为成人心胸比率的正常上限,0.51-0.55,0.56-0.60及0.60以上分别为轻、中及高度心脏增大。

此外,主动脉结造影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接着,我们可以尝试去看一些影像学特征。

(不过这些基本上都是另一个平面上的胸部CT)

树芽征,多在肺外围支气管末梢呈2-4mm大小结节与树枝状的高密度影。

为小气道病变,气道内充满粘液所致。如细支气管炎症,弥漫泛发性细支气管炎及肺结核病灶或播散等。

轨道征和印戒征,在肺内显示为平行的线状高密度影或环形低密度伴周围点状高密度影(直径小于前者)。

与空气支气管征不同的是,空气支气管征是由肺实变扩展到肺门导致的,一般存在于肺实变中,而轨道征和印戒征则表明有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伴发的细支气管扩张等,可存在于一般肺组织中。

粘液支气管征,表现为分支状或指状致密影,呈指套征或“V”、“Y”形征。

是由于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分泌粘液无法排出或近端梗阻而郁积等原因所致。

磨玻璃样密度影,表现为密度增加、呈局灶性云雾状密度阴影,阴影内血管和支气管纹理清晰可辨。

一般为肺间质渗出所致。

此征象常为早期肺部疾患的表现,见于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及肿瘤等病变,及时发现并诊断对临床正确处理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肺实变影,形状大小不一的高密度影,边界多不清晰,透过其中不能见到肺纹理影。

肺实质变是由于肺部不张和肺泡积液造成肺内气体消失,肺组织呈现实质性改变,大量的渗出物填塞于肺泡腔内,肺泡腔内气体减少或消失,肺组织质地如肝脏。

空洞与空腔,空洞是肺内病变坏死液化,经支气管引流排出及气体进入形成的透亮区;空腔是肺内正常生理间隙的病理性扩大。

空洞一般是肺结核或者肿瘤造成;空腔一般为肺大泡或先天性肺囊肿等。

马赛克灌注征,由于气道疾病或血管性疾病引起相邻的肺区血液灌注上的差别而出现不同的密度区。

马赛克征象由两部分组成:补丁状的异常透光区和磨玻璃样斑片影。

异常透光区主要为小气道狭窄所致局限性气体潴留,或微血管堵塞导致肺组织供血不足引起。

磨玻璃影可为相对正常肺组织,也可为病变肺组织的表现。

碎石路征,表现为弥漫性或散在分布的毛玻璃样浸润影中有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线状影重叠存在。

毛玻璃样浸润影一般为肺泡内液体渗出所致,小叶内线状影一般为肺泡壁增厚所致。

碎石路征最初是在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病例中发现的,并认为是其特征性胸部CT表现。但现在发现许多其它肺弥漫性疾病也可见到碎石路征。

空气新月征,肺内空洞或空腔内的球形病灶与洞壁之间形成的新月形透亮影。该征象通常与侵袭性曲霉菌病有关。

肺部曲菌感染引起肺出血、小动脉栓塞及肺梗死。随着中央坏死区的收缩,边缘坏死区被白细胞吞噬吸收,两者之间逐渐形成新月形的含气间隙。

以上便是有关胸部CT的基本内容,但胸部CT的知识还远远不止于此,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掌握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fqjzs/10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