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年9月,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菲尔德先生发明了CT,于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为纪念亨先生,CT值单位也以其名字命名,简称Hu。
50年来,CT先后经历了5代。但出于成本考虑,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还是3代机。
如今,机架转速,探测器宽度,图像质量等指标都在一步步走向极致,至于又将发展到何方,以目前来看,双能量、低剂量或许是未来。
这是GE、飞利浦、西门子、佳能、联影的目前最顶级的CT参数横向对比表,研习社根据各厂家的datasheet整理而来,从某种程度上也能看出CT的发展的端倪(勘误:IQon是排,层CT)。
高端的当然更好,但也一定比中低端的更脆弱些,因此工程师会更忙一!
一台CT好不好,主要看性能、稳定性及用户体验。
个人感觉,性能大概占70%,靠参数;稳定性,占15%,靠工程师判断;用户体验占15%,靠技师判断。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不是不重要,而且影响因素太多,比如产品批次、操作规范、维护保养、机房环境以等等。
因此,采购CT时,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还是参数,其他设备也一样。
CT就是工程师发明的,读设备参数当然工程师最专业!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